2005未來科學與文化研討會 系列介紹(3)

人心的距離如何測量?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6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怡文報導)2005未來科學與文化研討會的第三個專題研討會,將由台灣國家標準實驗室副工程師陳建源闡述由中國古代度量衡發展探索未來科學方向。

中國古代度量衡計量方面貢獻卓越,測量方式的精度也非常仔細,很早就把音律聯繫起來,運用自然界物理量作為定音的規律,使度量衡有了標準基量的依據,開啟了中國在物理、哲學、醫學及數學各方面的進步。

法國巴黎國際計量局的專家阿利‧莫羅,在他的權威論述中說:「採用光的波長作爲長度單位的問題,在紀元前2700年中國古代所制定的計量原器中早就有記載。」英國著名科學史學家李約瑟也曾經高度讚揚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偉大成就,可見當時的科技發展,確實令人嘖嘖稱奇。

不過,度量衡的概念,除了應用在測量有形的物質外,中國人的文字常出現有趣的度量比喻,例如「宰相肚裡能撐船」這句話,一個人的肚子能有多大,竟然可以撐起船來,在這裡,當然就不是具象的測量,而是抽象的比擬一個人的心胸有多寬大。以此觀之,測量的的概念,可不只是應用在路有多遠、山有多高,它也可是用來談愛有多深、責有多切!

還記得孩提時,若作錯了事,大人們總是斥喝說道「不守規矩」?!可是「規」,不就是用來畫圓的圓規?「矩」不就是畫方的尺嗎?這兩字合在一起,為什麼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行為好不好、對不對呢?

陳建源「由中國古代度量衡發展探索未來科學方向」這篇文章裡提到,當年女媧補天、伏羲畫八卦,可就開始使用「規」和「矩」了。

傳說中,女媧持「規」,鍊石補天,斷鼇足立四極,創天地;伏羲持「矩」,畫八卦,通神明之德,解萬物之情。以規畫圓,以矩畫方;相同的規矩,能描繪一樣的方圓。故在綿長世代交替中,規矩決定宇宙之方圓,賦予人類權衡輕重之智慧,更是五千年文化中人類行為處世之準則。

神將規矩方圓的智慧教導給人類,其實是要告訴人類宇宙的運行自有一定規則,人的行為也要像規矩一樣,不能逾於宇宙的標準之外。

原來,規矩兩字,具有如此深厚的內涵,神將這概念傳給了人,要人懂得拿捏與分寸。可是,怎樣的行為在規矩之內,怎樣的行為在規矩之外?又是由誰來判定的呢?在道法自然的年代裡,人們向天祈求答案,從大自然獲得啟示,可是後人則說,人人心中一把尺,權衡好壞、善惡、輕重的判準,似乎已經沒有標準可言。

而且,這把尺,是用來量自己,還是用來量別人呢?量自己和量別人,標準又是一樣的嗎?

親愛的讀者,您現在用什麼標準來衡量是非善惡呢?從度量衡的發展,我們似乎可以窺見歷史發展的軌跡。未來科學研討會,歡迎一起從古論今,想想現在與未來,關於度量衡,除了追求精準之外,我們還需要什麼?◇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以色列學界發明可測量血液的食指戒指
父母一方有骨鬆 子女罹患率比一般人高兩倍
大陸開始重新測量聖母峰高度
中國商代遺址水井發現世界最早測量工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