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危機�「油」然而生

標籤:

【大紀元6月26日訊】(自由時報盧永山特譯)紐約油價23日盤中突破每桶60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原油供需失衡的隱憂再起,市場甚至擔心全球將再度爆發石油危機。

產油國的產能已接近上限,煉油商的煉油能力不足,推高汽油和熱燃油的價格,分析師憂心全球是否能安度即將來臨的冬季。

休士頓花旗環球金融能源期貨分析師庫伯表示:「市場關注需求成長,而全球需求成長依舊強勁,石油產品的庫存很低,許多人預期需求終將超過供給。」

根據美國能源部的數據,今明兩年美國的原油需求將成長1.5%,幅度雖然不及去年的2.4%,但足以讓全球緊張萬分;而今明兩年全球石油需求將成長2.5%,不及去年的3.2%。

然而,全球消費者過去就面臨過供應吃緊,甚至短缺的問題,為何他們擔心如故?聖路易A.G.Edwards公司市場分析助理主管歐葛蘭迪指出,過去,任何供應短缺可藉由增產彌補,沙特阿拉伯經常扮演這種角色,如今該國的剩餘產能也所剩無幾。

紐約巴黎銀行百富勤商品期貨公司資深石油分析師班茲表示,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 )唯一有剩餘產能的只剩沙特阿拉伯,每日約有100至150桶石油,但都是高硫原油。

高硫原油比輕原油擁有高濃度的硫,對產油國而言沒有多大的用處,許多煉油廠沒有處理硫的能力。

部分分析師甚至懷疑,沙特阿拉伯的產能根本沒有該國所宣稱的那麼多。

投機客押注助漲

A.G.Edwards公司市場分析助理主管歐葛蘭迪表示,更糟的是,若沙特阿拉伯的剩餘產能全是高硫原油,油價將無法降低。

也許市場還用不到這些高硫原油,因美國目前的原油庫存較1年前成長8.6%,汽油庫存也成長4.7%,提煉油(包括熱油 )則持平,FIMATUSA交易公司石油交易員貝里諾就說,按照美國目前的庫存水準,油價應低到每桶20美元。奇怪的是,市場依舊充斥著提煉油短缺的恐懼。

花旗環球金融能源期貨分析師庫伯表示:「市場的恐懼是言過其實,油價因市場擔心出現供應短缺而被高估。」市場的恐懼所為何來?事實上,任何供應短缺的消息都會助長恐懼氣氛,讓市場成為驚弓之鳥,包括煉油廠大火、奈及利亞政局不安、墨西哥灣的颶風、中東的戰事等等。

在供應吃緊的情況下,投機客押注油價可能繼續上漲,也使油價居高不下。但這是否代表了石油危機將會爆發?分析師表示,經過通膨調整後,今日的油價與1980年相較低了許多,1980年的每桶油價約等於今日的80美元,況且自此之後,民眾的平均收入普遍成長。

另外,任何商品交易員深知,對付高油價的手段就是高油價本身,因此,儘管媒體以聳動的標題報導石油短缺問題,許多專家並不認為會發生石油危機。

A.G.Edwards公司市場分析助理主管歐葛蘭迪說:「汽油價格還不夠高到會改變民眾的消費行為,但民眾的消費行為已漸漸產生變化。我們仍在這波石油危機爆發的早期階段,上波石油危機在1973年爆發時,民眾一直到1980年才改變消費行為。毫無疑問的是,民眾將改變消費行為,只是不知道從何時開始。」

消費行為將改變

花旗環球金融能源期貨分析師庫伯認為,民眾已出現改變消費行為的跡象,也認為供給將趕上需求。庫伯說:「有些人說,美國過去30年並未興建新的煉油廠,這是誤導視聽,事實上,美國煉油廠已擴大既有的煉油設備,提高總產能。美國煉油廠的產能自11年前達到高峰後,目前的產能成長了14%,雖然產能增幅趕不上需求增幅,但美國和全球煉油廠仍在擴大產能。」

若提升能源使用的效率,石油短缺的衝擊就會降低。美國達拉斯聯邦準備銀行副總裁尤塞爾表示:「由於能源使用效率提升,目前美國每出口1美元產品,所使用的能源只有30年前的一半。」

儘管如此,油價飆漲確實對經濟造成了影響,包括企業成本增加、物價上漲、消費意願降低。俄亥俄州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資深經濟分析師安東尼張就說:「高油價加上美國聯準會升息的效應,將影響美國明年的經濟成長。」但分析師相信全球經濟將可以應付60美元的油價,而且油價不可能永無止境地續漲下去。

劍橋能源研究協會董事長、也是備受敬重的分析師葉爾金上個月預估,未來2年油價可能跌至30美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何美玥保證中油油價 6月不漲  7月無法預測
全球股市第二季止跌回升  歐股表現居冠
原油價格續升 改變消費方式
油價飆高拖累 台股量縮收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