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梵蒂岡建交 分歧點在主教任命權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6月26日訊】(自由亞洲電臺記者楊家岱採訪報導)梵蒂岡羅馬教廷的外長拉約洛表示,在梵蒂岡與中國建交問題上,「不存在克服不了的困難,但是必須謹慎從事」。

拉約洛外長是在接受梵蒂岡一家電台採訪的時候做上述表示的。他說,「梵蒂岡審視與中國建交的問題已經有一些日子了。」拉約洛沒有提及具體問題,但是媒體的相關報導指出,梵蒂岡與中國建交所涉及的問題包括:一、梵蒂岡是否與台灣斷交;二、中國天主教主教應當跟世界各國的天主教主教一樣,也由梵蒂岡任命,還是由北京政府任命?

分析人士認為,在梵蒂岡與台灣斷交問題上,阻力相對小一些。但是在天主教任命權問題上,北京和梵蒂岡雙方都難以做出讓步。在美國的宗教權益組織援華協會負責人傅希秋表示,梵蒂岡與北京的本質分歧在於主教任命權問題。

傅希秋:「對中國來說,它所強調的是“國家主權”的問題,主教任命應該是在中國政府的權限之內。對梵蒂岡來講,這不是一個主權問題,這是一個“教義”的問題,這是牽扯到他信仰是否忠誠的問題。那麼如果梵蒂岡的主教是由中國這樣一個“無神論”,骨子裡還是“反神論”的一個政黨所控制的政府來去任命,當然是會給他們的信仰帶來本質上的差異。所以這一點對雙方建交而言,我想是非常大的,可能是無法踰越的一個鴻溝。」

美國外交政策研究所中國宗教問題專家布朗也說 —

布朗:「我認為任何一方在這個問題上都難以作出讓步,因為對於雙方來說,這是一個利害攸關的問題。對於梵蒂岡來說,假如他允許北京政府自己任命天主教主教,別的地方就會說,為什麼我們這兒不可以這樣做?北京方面,也不會牽就梵蒂岡任命天主教主教的傳統,因為儘管別的國家並不認為由梵蒂岡任命天主教主教傷害了自己的權威,但中國政府會這樣認為的。

如果中國政府牽就了梵蒂岡的傳統,那等於是向各國宗教界發出這樣一個資訊,他們可以對中國的宗教組織發揮更多影響。中國領導人決不會讓宗教在公民社會中發揮重要作用,因為那樣一來,就增加了中國政治自由化的壓力。」

布朗表示,有關梵蒂岡與北京的關係可能會出現突破的傳聞,經常不脛而走,但是鑒於中國目前的宗教自由狀況,她對於梵蒂岡與北京在近期內建交不抱樂觀態度。

援華協會負責人傅希秋也表示 —

傅希秋:「我個人是覺得說,不太樂觀,從最近中國政府一系列的宗教政策,在各地打壓的這些跡象,都能看出來,中國政府對宗教自由的壓制、箝制和敵視,沒有什麼根本上的改變。如果是它的總的政策和目標,還是要控制、甚至想消滅教會的話,只是間接一種策略上或者口頭上的讓步,也沒有實質上的意義。

所以我想梵蒂岡,尤其是新的教皇本篤十六,他是一個很保守的教皇,我想他對這個教義是非常執著的,他上任之前是羅馬教義部的部長,所以我從非官方打聽的消息也好,和從他們公開發表的言論來講,梵蒂岡所回應的不是那麼很大的樂觀吧。對雙方建交,在近期內成功的可能性方面。」

傅希秋還說,羅馬天主教教皇本篤十六世,關心中國廣大的天主教教徒——

傅希秋:「他對這個中國的信徒,非常的重視,就是他上任之後的幾次講話,提到了中國,也是特別暗示,對中國這個地下教會是特別的支持。」

據美聯社報道,教皇本篤十六世四月登基的時候,曾經邀請與梵蒂岡沒有官方關係的國家,派人到梵蒂岡磋商建交問題。

(據自由亞洲電臺錄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羅馬舉行多項活動紀念若望保祿二世
義大利總統拜訪教宗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生前最後一封信仍不忘祖國
瑞士衛隊向新教宗宣誓效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