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文字D》:賽車、動漫、偶像,你迷哪個

人氣 8
標籤:

【大紀元6月26日訊】《頭文字D》适合什么人看?顯然,純粹的影迷只是构成觀影熱潮的一小部分。對這部中日混血的亞文化產品來說,明星、動漫甚至賽車都是遠比電影本身更有吸引力的東西。

  看了無數電影的“高齡觀眾”、就沖周杰倫去的追星族、動漫原作的死忠fans以及狂熱的賽車愛好者,4种觀眾的眼中自然有4种《頭文字D》———這,大概也是“全民電影”的魅力之一吧。

  在周杰倫影迷的眼中,這部影片能夠成功完全歸功于這位超級偶像。雖然沒演過戲,但他自然的表演的确可圈可點。

  但是專業賽車迷卻從高橋涼介丰富的賽車知識看出,陳冠希塑造的角色遠胜于周杰倫演的拓海。

  影迷商 業道路上的AE86

  評价:

  去年夏天在英國遇到一個《頭文字D》狂,小家伙每天載我在限速70英里的路面上飆到110,如果上了高速路就敢超到150.跟隨這樣的車手每天在湖區風景里飄移,手里拿本《頭文字D》笑談“五條發卡彎道”,第一次覺得車開得好也可以是件單純而又賞心悅目的事。

  昨晚《頭文字D》第一個鏡頭就看到“五條發卡”盛況,群馬夏天嫩綠色的青山讓人憶起湖區的濃綠,當時很多情緒忽然又泛起了泡泡。

  本來《頭文字D》開演之前,我好奇的問題還是相當專業化的。我很想知道劉偉強、麥兆輝在經歷《無間道》系列之后,從行家、觀眾罕見的一致叫好聲中慢慢蘇醒,他們會選擇哪一個類群來作為今后的皈依。

  然后畫面開啟,第一聲Hip-Hop節奏跟隨,《頭文字D》仿佛DJ打碟的鏡頭處理,讓人慢慢忘記探尋,回歸一個單純的電影觀眾———這种觀眾情緒調動的技能已經完整展現了劉/麥兩人的港人本色。香港導演最巧妙的不在于有多少觀念創新,不在于鏡頭語言的大膽叛逆,而在于他們對商業題材的精妙選取和濃墨重彩的感情宣泄上。

  《頭文字D》是劉/麥一個整裝出發的手勢,他們堅定地在商業道路上發動改裝過的AE86,不怕從此被行家呵斥為气質庸俗、技術低劣。

  而且從底層技術上看更難得的是,劉/麥并沒有因為《頭文字D》的商業化就店大欺客,他們以專業態度來彌補漫畫題材、偶像明星的天然不足:秋名山每場車賽沒有一次重复敘述,黃秋生与周杰倫的父子情以及杜文澤的搞笑閑筆穿插在每場車賽之間,時間精准到好像由秒表統計。

  如果你硬要糾纏何謂當時的“社會性”,拓海与夏樹的關系討論也勉強构成了一個熱點。

  其實《頭文字D》從根源上已經注定是一個成功的商業運作,但不可能成為電影巨著。它只是當時日本青少年的漫畫寶典,劉/麥兩人買來版權,嫁接成為電影版陣容豪華的《流星花園》而已。我甚至會慶幸《頭文字D》的電影版沒有賣給日本公司,看過木村拓哉邊賽車邊“家庭苦情”的《引擎》,你對腐朽的日本社會理念還能有什么指望?

  倒不如簡單賽車、簡單快樂的《頭文字D》,有時候電影就像開車,也可以很單純、很快樂,何苦思索得那么复雜苛刻。

  wonderc(資深媒體從業者)

  賽車迷 高橋涼介遠胜拓海

  評价:

  假如要從《頭文字D》中挑一個車手來培養的話,我的第一選擇絕對是高橋涼介而不是拓海。

  拓海開了五年AE86,依靠自己天生的駕車天賦和摸索,能夠擁有影片開始時的能力,看起來很牛。不過不知是導演還是畫漫畫的日本先生疏忽,這可怜的孩子居然不知自己送豆腐的車是改裝過的。雖然用AE86送豆腐已經十分惊世駭俗了,拓海對座駕的了解仿佛更加弱智。迄今為止我還沒有發現過哪一個喜歡駕車、并且駕駛技術一流的人對座駕的馬力、排气、扭力等等一無所知。即使我這個絕對的半瓶子醋,也在拓海駕AE86第一次飆車的時候估計到這部車從頭到尾都改裝過了。190匹馬力、1600CC的車能有那樣的速度?能做出那樣的動作?

  電影這樣演,我們只能這樣接受:拓海的机械知識、空气動力學知識、有關賽車的一切知識趨近于零。于是才會出現座騎爆缸、拓海事先卻毫無預見這樣的致命弱點。

  賽車的“常道”在于,頂級車手除了應具有駕駛水平等普通素養,還應從整體性上了解賽車。目前F1車壇里最吃香的是舒馬赫兄弟。其實去年小舒馬赫成績并不好,但是丰田車隊仍以高价簽下了他。原因就在于兩兄弟是在卡丁車場混大的,對賽車結构有著無窮的興趣。

 F1賽車的調校、空气動力學的調整等等,都需要車手配合工程師。如果車手能指出賽車問題所在甚至提出解決方案,那簡直是撞到彩了。

  擁有走向頂峰能力的人,是高橋涼介。首先涼介同學賽車用的是腦子。最后一場比賽,他沒有自己去進攻,選擇的是跟隨拓海,在后者發起進攻后,坐收漁翁之利順勢超車(這与今年F1大獎賽摩納哥站5輛賽車緊隨特魯利超越費斯切拉的一幕惊人地相似)。要奪取胜利除了速度外,戰略戰術的恰當使用有時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關鍵的一點:涼介自己改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于賽車了如指掌的涼介,不管是停留在街頭飆車還是走向職業化,發展空間都相當龐大!

  至于影片宣傳中吹噓的美麗過彎技術,雖然經過多次拍攝、剪輯,卻屢屢可見輪胎抱死、冒出青煙的失敗,輪胎与地面磨擦發出的刺耳聲音也不是正常甩尾時應該听到的。要看甩尾動作,WRC的勒布、索伯格在雪地、泥地的超級表演都可以滿足你的要求;要看撞車的不妨關心房車大師賽,不到最后一秒你不知誰會灰飛煙滅。至于影迷,哎,漫畫改編的影片都這樣的啦,情節簡單、對白膚淺,听听音樂好了。

  翠紅(體育自由撰稿人)

  杰倫迷 天才就是与眾不同

  評价:

  与一群和自己動机一致的人做一件事情不僅是安全的,更是快樂的。因此《頭文字D》我堅決要看“青少年場”(或曰fans場)。于是,与周杰倫几乎同齡的我是影院里的老人家,和一大群同為JAY迷的弟弟妹妹同呼吸共命運。

  听一些“媒體場”的觀眾說陳小春表現不錯、陳冠希挺好之類的,但我覺得周杰倫先生的表現真是perfect.就像梁朝偉怀疑《無人知曉》的小影帝會不會演戲;夏雨學會了演戲后卻演不過馬小軍一樣,周杰倫不是真的會演戲,只是拓海這個角色太适合他了,都是話不多但做事認真的天才。最重要的是,看似老實謙虛的他實際夠悶夠吊夠轉。

  看拓海開著一輛送豆腐的車一臉無辜地說:我贏過他啊。還“謙虛”地告訴涼介“不用教我開車,一定贏京一,也一樣贏你(涼介)”,說得就像送豆腐一樣天經地義。這种橋段交給JAY來完成是一點都不用擔心的———我甚至覺得不會有人比他做得更好了。

  我沒看過漫畫,因此不知道拓海的初戀到底是如何的浪漫純情,但我對電影里的展示還是滿意的,看看拓海在熱戀中的反應,如果換成陳冠希或是余文樂,觀者可能要笑暈了,但是同樣的表情和動作讓周杰倫來做就万事大吉,天才都有點与眾不同嘛。

  僅就外型而言,JAY也离滿分不遠。總覺得天才男孩都是那种看上去不特別好看但很帥的style,走路有一點點O型腿加上單眼皮就更對了。陳冠希太好看太精致了,不成。

  真不知道有几個人是沖著漫畫去的、又有几個人是沖著賽車去的,但如果影片最后在票房上真的胜了,制片方第一個要拜的人絕對是周天王。与偶像一起度過了輕松美妙的1小時50分鐘后,“青少年場”大部分觀眾都沒有徑直离開,而是耐心地听著JAY熟悉的聲音出現在片尾,大約三分之一的人与我一起堅持到了銀幕徹底變成漆黑。

  JAY· LU(本報娛樂編輯)

  動漫迷 敗在缺乏速度感

  評价:

  如果非要把這部眾星云集的實拍電影划到《頭文字D》作品體系當中的話,那么這部電影無疑是系列中最失敗、水准最低的一部。

  《頭文字D》是日本著名漫畫家重野秀一的代表作品。在漫畫中,重野秀一利用出色的鏡頭分切和有力的線條抖動,讓平面的畫面擁有了強烈的運動感,完美地表現了賽車在道路上疾馳甩尾的場面。重野秀一還特地聘請了日本著名的賽車手土屋圭市作為漫畫的技術顧問,所以在賽車的實際性能和駕駛方法等技術細節上擁有絕對的真實性。

  這部漫畫被喜歡賽車的青年們奉為圣經。《頭文字D》的動畫版不僅保持了原作在速度感上的強大表現力,還配上了節奏感十足的音樂,讓動畫觀眾可以更加真切地體驗賽車手的興奮和緊張。

  与漫畫版和動畫版相比,電影版《頭文字D》最大的失敗就在于速度感的表現方面。在秋名山下坡道上疾馳的賽車,甚至不如午夜街頭超速駕駛的家用轎車更具沖擊力。加上影片的配樂不是像動畫那樣采用重金屬搖滾樂,而改為周杰倫懶洋洋的說唱,更加令本來就算不上精彩的賽車場面變得有几分懶散。

  如果拋開漫畫和動畫,僅僅從欣賞一部電影的角度客觀評价,那么《頭文字D》還算是一部說得過去的港產商業片。如果是沒看過原作的觀眾,會對片中黃秋生、杜汶澤的港式搞笑表演以及小天王周杰倫的初吻和裸體感興趣,而這些正是影片對原作改動最大的部分。

  看來本片的導演劉偉強對本土商業元素的把握要遠遠強于對原作漫畫的把握。

  ESP(《動漫販》雜志編輯)(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樹大招風惹來高手 周杰倫接受車神之子挑戰
對影視感興趣 周杰倫擬“加入”黑社會
《頭文字D》杜汶澤發“暈”黃秋生陶“醉”
杜汶澤坦言 請劉德華當伴郎有陰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