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竹科廠商盼最低稅負勿損及國家競爭力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何易霖新竹二十六日電)針對企業最低稅負看法,新竹科學園區內半導體廠商認為,過去業界其實都有配合繳稅,未來也會遵守規定;不過業者也認為,產業競爭是全球性的,稅率高低是企業衡量是否願意在某地落地發展的重要考量之一,政府必須謹慎。

今年年初開始,高科技廠商便開始遭遇社會質疑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等優惠法令,讓業者減免大筆營業稅,引發賦稅不公的爭議,為了避免社會公平受到影響,財政部日前公佈最低稅負規劃方向,企業最低稅負提出三種方案,稅率分別是7.5%、10%和12.5%。財政部預計七月十日才會將最後定案提到行政院。

針對相關爭議,科學園區同業公會理事長,也是翔準先進、光罩公司副董事長童兆勤表示,世界各國為扶植產業,提昇國際競爭力,給予適當優惠法令保護相當普遍,不僅是台灣,包括美國、日本等先進國家皆然,顯見這是為提升國家競爭力,世界各國普遍採取的方式。

童兆勤說,目前世界各國均鼓勵外資高科技產業前往發展,台灣若無法創造相對優勢投資條件,很難吸引廠商投資,就社會與經濟大方向而言,政府提供適度的優惠條件絕對有必要,而廠商獲得的投資抵減越多,也代表投資台灣的努力。

童兆勤指出,部分高科技廠商的確因租稅減免而減少營業稅的賦稅額,但高科技廠商為國家帶來的稅收貢獻,不單僅營業稅而已,也為國家創造了許多稅收來源,諸如台積電、聯電等指標性大廠,所提供的數萬名就業機會,這些從業人員每年薪資及分紅所得,都要以所得稅的名義申報,但大家往往忽略這層貢獻,應多元思考。

他認為,政府若要執行最低稅負制,竹科廠商一定會配合半辦理,但仍希望政府針對細節部分多加考量,讓整個制度更加完備。

茂德科技發言人林育中則表示,高科技產業對國家經濟提升有絕對助益,因此世界各國無不致力於提供最優質的條件吸引投資,其中最常見的便是透過租稅抵減,政府在規劃最低稅負時,必須注意是否會影響台灣競爭力。

林育中指出,過去大家認為高科技廠商享受租稅優惠而不必繳稅,其實當中存在相當的誤解。

林育中指出,唯有業者不斷地在台灣進行投資,才能享受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等獎勵法令優惠,因此優惠獎勵的是投資行為,而非針對高科技產業。

力晶半導體發言人譚仲民表示,過去幾年高科技業者都一直依法進行納稅,未來最低稅負制實行,大家還是會配合。

不過,譚仲民也呼籲相關稅賦措施必須以台灣競爭力為最大考量,尤其面對全球性的競爭環境,廠商會有「比較利益」的心態,在台灣當前對高科技產業仍有一些限制的同時,若在最低稅附上的拿捏不夠精準,可能會間接影響台灣整體競爭力,不得不慎。

譚仲民說,部分高科技廠商單就公司繳的稅金總額或許真的不如一些傳統產業業者,但是高科技廠商為民眾創造就業機會、增加國家個人所得稅收益、帶動周遭城鎮繁榮、提昇國家形象等貢獻也不容忽視。

譚仲民呼籲政府在推行最低稅負的同時,必須多加考量,尤其在稅率的部分,不要在初期便拉得很高,否則恐對企業造成負面影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