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欲小不易 台灣應提高能源效率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6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管中維台北二十六日電)國際油價最近屢創新高,逼近每桶60美元大關,學者專家指出,原油蘊藏量日漸稀少,但全球對原油的需求有增無減,未來國際油價恐怕欲小不易,台灣能源仰賴進口,應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率。

  國際油價自去年下半年明顯上漲,當時傳出俄羅斯石油出口商尤克斯公司財務困境,以及產油大國伊拉克動亂等消息,影響原油供應,國際油價應聲大漲,之後又遇上罕見的寒冷春季,國際油價持續維持高檔,宣告高油價時代的來臨。

  高油價看似無法避免,國際專業機構對油價走勢預測不一,各家喊出不同預估價位,前陣子有研究機構預估國際油價上看100美元,引起討論。國際油價未來的高點到底在哪裡,顯然無人能正確預估,但可確定的是,國際油價恐怕是易漲難跌的局面。

  舉例來說,一般而言,冬季因為天氣寒冷,燃料油消耗量大,油價較高,隨著春季轉暖,油價通常較為緩和,但今年春季油價持續維持高檔,出現「淡季不淡」情況,最近又到6、7月汽油消費高峰,國際油價居高不下,甚至一度衝抵60美元。  

  中油公司總經理陳寶郎指出,目前世界原油生產量應該是足夠,但最近部分煉油廠大修,產能跟不上需求,呈現供不應求的現象,最重要的是,人口眾多、經濟發展快速的中國與印度對汽柴油等成品油需求強勁,加上美國戰備儲油未補足安全存量,以及部分產油國政情不穩,均助長國際油價漲勢。  

  中國對原油需求殷切,被認為是國際油價上揚的原因之一。陳寶郎指出,中國官方雖實施宏觀調控,但目前看來似乎只對公共建設管用,原油需求仍然強勁,中國現在幾乎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的油料進口國。

  面對原油需求日增的壓力,中國在國際間爭奪能源的動作頻頻,最近中國海洋石油公司出價185億美元競購美國優尼科石油公司,更顯見中國急欲掌握能源的態勢,中國在國際能源市場的大動作無疑將對國際能源的供需與價格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另一方面,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梁啟源表示,目前全球原油供需沒有問題,最近國際油價明顯上揚,重要原因之一是市場炒作,其中包括部分國家在國際間搶奪能源。

  梁啟源認為,如果以供需基本面而言,身為市場基本面主要決定者的OPEC(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可能認為國際油價在40至50美元之間是較為合理的區間,恐怕不會接受國際油價低於40美元,因此,國際油價不易跌破40美元。

  面對高油價時代,梁啟源表示,台灣能源仰賴進口,必須正視高油價環境,應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政府、廠商與民眾均應有這樣的認知。

相關新聞
Career預測:下半年媒體和健身業是雨天
澳工會組織或將罷工抗議勞資改革
因應能源會議  中鋼持續提升能源效率和環保
日產首款汽電混合能源車將在田納西生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