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杜正勝:把教育看大 教改也是社會改革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七日電)教育部長杜正勝今天表示,教育改革要放在社會改革裡,教師要投入,家長要參與,教改政策才會成功,他呼籲,大家要把教育看大,不要看小,否則無法解決問題,家長不要只看孩子的在校成績,要看孩子所受教育能否幫助其長遠發展。

杜正勝主持教育部記者會時說,外界對他的一些評論令他無法接受,自己一直埋頭苦幹,不知自己所做的努力是否人家都知道,過去對外界的評論也不見得回應,因此被貼上不少標籤,例如說他不是教育專業,他認為教育專業的定義,不能圈在學校裡。

他說,近年重建新校園很多學校圍牆都倒掉,顯示校園不能獨立在社會之外另成一區,教育也相同,與社會連成一體,他的觀念也認為,教育改革不應限在校園裡,否則一定失敗,教改應反映社會改革,很多觀念若未改變,教改會碰到非常大的障礙,所以,教改等於社會改革,須教師投入、家長參與,政策才會成功。

杜正勝表示,社會仍有科舉遺毒,太重視考試,無法使人人發展個別的才能,教改就有困難,教育部其實也有實際作為,就是在現有體制下改革考試,這次國中學生基本學力測驗,證明應該要培養學生基本觀念與能力,媒體也認為教師教法也要改變,不可反其道而行。

他說,把教改放在社會改革裡,是否符合教育專業?請大家想一想,例如,教育部來台五十幾年沒有的國中小學學生學習成就資料庫,今年起步開始建置,未來會知道各年齡層基本能力,政策擬定會更務實,不至於使政策變成「盲人騎瞎馬」。

再如,最近有儲備教師打算六一二要遊行,教育部對師資培育改革過去一直努力,去年確定師資培育不可走聯合系統,一定要轉型,杜正勝說,他因此被一位教育界老前輩罵,但轉型縮緊師資培育量,四、五年後會見效,且協助和緩少子化趨勢,政策絕對正確。

杜正勝說,少子化的影響似海嘯一波又一波的來,依序出現在國小、國中、高中職到大學,若不設法,再過幾年,大學教授可能也要出來遊行,其實這是結構性的問題,教育部也看到了,已經開始因應。

另外,杜正勝說,他重視國語文,去年八月決定明年基測試驗考作文,後年正式上路,如何做正在研究中;高中公民教學研議納入大學入學考試的社會科學領域考科,但涉及大考中心與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教育部不能單獨決定,但從寬廣視野來考慮問題;他也重視體育,考慮體適能未來要在教育價值裡實際反映,方案正在研究中,希望體育與智育密切結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