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錦華:從「深喉嚨」到「沙資伯格」

張錦華(台大新聞所教授兼所長)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6月8日訊】十分罕見的,這個星期有兩個國際媒體事件成為重要新聞,一是當年水門案的消息來源在保密三十三年後,竟然以九十歲以上高齡現身;二是世界知名的紐約時報發行人沙資伯格來台訪問三天,針對新聞事業的原則有多次談話。

兩個事件都讓我們再一次回顧和反省媒體在自由社會的角色和天職,兩個案子也都讓我們看到世界級的質報如何捍衛新聞自由和專業立場。

華盛頓郵報的水門案報導與國家權力對抗兩年,終於彰顯了記者和媒體組織如何以無私無懼的獨立精神,以專業敬謹的態度探索真實,報導真實,最後讓尼克森總統在畏於被彈劾的壓力下辭職。而該案中最重要的一位密秘証人近日現身,再度勾起大家對於水門案的討論,只是光榮似乎屬於過去,現在的事件發展大概會演變為一宗出書的宣傳案了。

水門案雖然已經過去,但是兩位初出道的小記者竟然可以將政府高層權力勾結的弊案抽絲剝繭曝光於世!將世界強權領袖扳倒下台!媒體和真相的力量真是震天攝地,至今依舊傳頌。

新聞與言論品質絕不在華郵之下的紐約時報,其發行人來台發言中所強調的報業理念以及紐約時報一百五十年來的錚錚表現,亦不遑多讓。在一九七八年,紐約時報曾為了捍衛記者維護新聞來源保密的權力,記者被關押,每天要交一千美元罰金,紐約時報每天也被判連帶要付給法庭五千美金,直至交出為止。結果,該報堅持到記者被關押四十天獲釋為止!(因為該案已偵結,此案才不了了之)包括訴訟費在內,紐時當時付了一百萬美金以上!

而一九七二年時報揭發了國防部機密文件,曝光美國捲入越戰始末的「國防機密」,也是冒著被判刑的威脅,結果終於獲得勝訴!此案揭發了美軍在越南的恐怖暴行,被認為是觸及了美國人民「良心的覺醒」,一時之間,各種報導如雨後春荀,大幅突破了政府的掩飾說辭,同時引發了美國國內廣大的反越戰的社會運動。

由以上討論可見,媒體在社會中能扮演推動社會重量級的角色,都是堅持報導真實、獨立自主,抵抗強權無所畏懼。尤其當前媒體競爭日趨激烈,新聞炒作腥羶色益形嚴重,媒體向商業利益靠攏的現象更是令人憂心。而近年因走向市場化而大幅成長的中國經濟,挾其龐大的市場潛力,已成為威脅媒體、封鎖真相報導的主要國家。

目前中國關押了四十餘名新聞記者,也包括紐約時報駐北京的研究員,是世界上囚禁新聞記者第一名的國家。再如,自四月起不斷向外界求援的新唐人電視台,顯然是因為原簽約的歐洲衛星公司屈從於中共的威脅,不再繼續租借衛星給它在亞洲播出,因而四處尋求外界正義聲援。

紐約時報發行人沙資伯格說:沒有新聞自由就沒有人權,誠哉斯言!在這一波壓制新聞界的龐大政治和經濟的權力體系下,新聞界如何對抗這些權力,必然將決定著下一代人權的品質,也將是二十一世紀的新聞界最嚴肅的挑戰!

大紀元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被挾持的媒體真相何處尋?
連胡會 國際媒體普遍認為意在孤立台灣執政黨
歐憲公投法選民搖擺 民調指支持者首度過半
社大發起新聞五四運動  盼淨化台灣新聞媒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