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避稅 靠捐物、投資分離課稅商品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6月7日報導】(據中廣新聞張雅惠報導)全國所得最高的四十人,竟然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比率,稅率不到百分之一;其中,又有八位,完全免稅,到底有錢人是怎麼避稅?

以前可以透過買公設保留地,捐給窮鄉僻壤,發揮「買一抵十」的槓桿效果;去年起,改成「捐物節稅」,市價只有幾毛的未上市櫃股票,也可以抵成十幾元淨值的捐款;有人投資短期票券或是証券化商品,分離課稅,不併入所得課稅。

有錢人合法節稅、以及非法避稅的技倆,會計師和稅務人員心知肚明。以前,有錢人會買便宜的公設保留地,捐給窮瘋了的地方鄉鎮市,因為公設保留地的市價,只有公告現值的一成,如果買一億元的公設保留地,可以抵十億元所得。

雖然九十三年度起,捐地節稅的管道被財政部堵住了,不過,有錢人改用「捐物節稅」,最常見的是捐贈未上市櫃的股票、以及價值難以認定的字畫文物。

以未上市櫃股票來說,市價可能只有幾毛錢、比雞蛋水餃股還低,但是地方政府為了表示感謝,開出捐款的價值會變成十幾元的淨值,抵稅的摃桿效果比之前的捐地節稅還大。而且,捐給政府的抵稅金額,捐多少、抵多少。財政部甚至發函給少數地方政府,要求不得以少報多,成為有錢人非法避稅的幫凶。

在合法節稅的部分,有錢人同樣會賺錢,但是申報書上卻看不到收入,因為他們把存款拿去買可以分離課稅的商品,例如,短期票券分離課稅百分之二十,資產証券化商品分離課稅百分之六,不必併入所得,可能要課百分之四十的最高稅率。

相關新聞
中彩券或發票 分離扣繳20%不併入綜所稅
南京房產最新政策造成房市雪上加霜
華郵專欄:美國會不該提案要求中國提高匯率
藝文消費可列舉扣除? 何美玥:需財政部同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