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中國怎樣才能扭轉公款吃喝風?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6月8日訊】(自由亞洲電臺記者楊家岱採訪報導) 湖南省衡陽縣從幹部大吃大喝中擠出1,300萬元,一舉解決了教師和鄉鎮幹部基本工資被扣發的老大難問題。

但是中國公款吃喝如此盛行,危害不一而足,僅從大吃大喝中擠出一些錢來,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嗎?中國應當如何從加強財政約束體制入手,來扭轉公款吃喝的風氣?所謂公務招待實名制是否有利於遏止公款吃喝行為?記者邀請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和電子雜誌《大參考》總編李洪寬探討了這些問題。

記者:「不久以前《新華網》上有一篇報導,說每年中國公款吃喝,耗費兩千億元人民幣,平均一個中國人要攤一百五十多元。請問兩位,中國公款吃喝的問題為什麼屢禁不止?請胡教授先談談。」

胡星斗:「從衡陽縣這個事例說明公款吃喝,確實是消耗了大量的財力,也有的人說,中國人是以勤勞對沖制度的成本。我們中國人是非常勤勞,人民是勒緊褲帶過日子,拼命幹活,但是這個制度成本又是巨大的,所以中國人確實是很難富裕起來。

這樣的公款吃喝,它的原因當然是說既有文化方面的原因,中國本身就是一個飲食文化的大國,所以從古代開始,可能就是在飲食文化這方面非常發達。就從制度方面來說,可能就是由於財政制度的不規範,開支隨意性太大,不能夠嚴格審計,審計不能夠獨立。對於公款吃喝這樣的一些官員,新聞不能夠起到有效的獨立監督的作用。」

記者:「我們現在請李先生來談一談這個公款吃喝風的根子?」

李洪寬:「胡教授講的很好,但是把這個中國公款吃喝氾濫和中國吃的文化連結起來,不是那麼簡單。應該是說中國的飲食文化和政治權利的壟斷相結合起來,才導致現在這個公款吃喝的問題。你要算一下的話,具體這個飲食業、娛樂業,專供中國官員享受的這一塊,把它具體統計一下,我相信可能會佔了中國的GDP一個相當大比例。所以你要是讓他把這塊擦掉,很多人可能會就此失業,整個餐飲行業、娛樂行業都會凋敝。所以共產黨也不會輕易採取那種特別嚴酷的措施,我相信現在這個困境就在這個地方。」

記者:「我在國內還聽說一種理論,就是說公款吃喝有助於這個消費。這是一個什麼理論呢?胡教授。」

胡星斗:「現在是有這樣的一些理論,認為公款吃喝能夠拉動消費,這有助於解決就業,但是問題是它會妨礙中國人致富,會妨礙中國的發展。」

記者:「剛才胡教授講了財政支出隨意性太大的問題,李先生也講了財政權利制約的問題。我們有什麼樣的辦法,能夠來克服財政約束體制太軟的問題?這個問題我們多談幾句,胡教授。」

胡星斗:「這個李先生也談到中國的關鍵是權利監督這方面要做好,像在一些發達國家在這方面就做得非常很好。比如說像芬蘭,他們對政府官員的權利進行了嚴密的監督,政府各個機關他都有審查官,議會裡面有行政監察員,還有他對官員決策、一舉一動都進行嚴密的監視,上至總統下至一般普通的老百姓,如果出公差,他都只能夠是一菜、一湯、一飯;如果要加菜或者是要菸酒,那這些費用,哪怕你是總統或總理這個費用都要自掏。

關鍵就是說要形成這樣的一套制度,就像剛才您所說的財政制度必須把它規範化。各個部門、各個局的預算,像丹麥的作法它是要先經過財政部的審查,財政部審查了以後又要交到議會討論。像中國也應當這樣,就是說應當交到各界的人民代表大會,才能對財政進行真正的約束。」

記者:「李先生,您認為怎麼樣才能夠約束中國各層幹部的財政支配權呢?」

李洪寬:「憑良心講,這個問題不是那麼好解決,最關鍵的是要向老百姓透明化,讓老百姓有個監督,給新聞媒體有相當的自主權,像類似這樣的報導,應該允許它更大力度、在更大範圍內進行監督。」

記者:「法律界的人士出了個主義,就是說要施行餐飲發票立法,發票上要註明使用者、使用地點,這些個細則,讓舞弊的人沒有空子可鑽,這一種所謂實名制,估計會不會起到作用?李先生。」

李洪寬:「這個就是說治標不治本,甚至這個連標都治不了。因為現在這個中國販賣發票的行業,也是一個最大的行界,各個發票印的非常專業,比真的發票還像真的,你需要什麼發票他就能給你印出什麼發票來。所以問題根本不在這個地方,最根本的是在於整個權利系統它沒有制約能力。」

記者:「胡教授,餐飲發票立法,這個實名制是不是很難起作用呢?」

胡星斗:「從根本上來說當然起不到大的作用,但是可能有的時候,治標可能也需要一點。在中國治標是逐漸一點一滴的去改變一切制度的細支末節。」

(據自由亞洲電臺錄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公款吃喝2000億 律師建議「餐票法」制止
湖北仙桃前副書記郭生元墜亡 死因遭質疑
全球15城辦公室租金 台北上漲上海降幅最大
雲南景區男孩頭戴日本頭巾被遊客毆打 引熱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