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希爾:兩岸對話 不應預設條件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9日訊】自由時報 〔駐美特派員曹郁芬╱華府7日報導〕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希爾今天在參議院外委會就中國問題作證時表示,美國歡迎兩岸之間任何形式的對話,但最重要的是中國在與台灣反對黨領袖會談後,與台灣民選代表接觸,而且對話就是對話,不應有預設條件。美國相信台海兩岸最近發表的立場都包含彈性的要素,可能形成實質對話的基礎。

參院外委會今天以「中國在亞太崛起後對美國的經濟及安全後果」為題,邀請希爾進行報告。

希爾作證時透露他兩個月前和中國總理溫家寶會談時,提到反分裂法是「非常糟糕的」(very bad )。溫家寶承認中國是通過了反分裂法,但同時中國政府也將比歷任政府更努力創造兩岸對話機會,推動經貿交流。至於北京會不會依照反分裂法條文,未來對台動武,希爾表示還有待觀察。

但是他強調,對話就是對話,北京應該跟台灣選出的政府對話,不應該預設前提,台海雙方會了解,除了對話以達到和平解決台海問題的目標外,沒有別的辦法。

希爾在書面證詞說,中國的對台政策是一方面拒絕放棄對台用武,但同時鼓勵經濟整合,以吸引台灣的投資者,中國也利用經濟影響力,要求亞太國家支持中國,所以像緬甸、佬撾和柬埔寨在3月會發表歡迎反分裂法之類的談話。

希爾在回答問題時表示,美國關切中國軍事發展的趨勢,除了中國軍事預算不夠透明,美國還關切中國發展哪些軍事能力,採購那些武器,所以數字只是一部分的問題。但他說,中國的崛起未改變美國對台政策,美國仍遵守基於三公報和台灣關係法的一中政策,但如布什總統所言,美國反對台灣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而美國也支持台灣參與不需要主權為基礎的國際組織。

在反對歐盟取消對中國武器輸出禁令方面,希爾表示,美國正在歐盟進行戰略對話,相信在這個問題,美國與歐盟取得進展,也有許多交集。希爾也表示,中國的仿冒和盜版問題非常嚴重,中國做了很多承諾,但美國希望中國不要只有口惠,美國給的壓力顯然還不夠。

卜睿哲:兩岸關係障礙在互信

〔特派記者黃忠榮╱美國華府7日電〕針對「扁胡會」在華府舉行的可能性,美國在台協會前理事主席卜睿哲7日表示,扁胡會能否舉行最重要的不是地點,而是準備,會談前應要有很長時間來改善雙方的不信任。

至於扁胡會在華府或其他第三地舉行,卜睿哲認為,這項提議很多媒體、很多人都提出來過,兩岸關係最大的障礙在於雙方互信問題,例如北京對復談附加「一中原則」、「九二共識」前提,就凸顯北京對陳水扁總統的不信任。

卜睿哲在與陸委會美國智庫參訪團舉行座談時強調,現在兩岸的問題在於任何一方作讓步,另一方就會拿來利用,要求對方讓步更多,台灣如果接受一中原則、九二共識,就是讓步太多,所以他可以理解台北無法對此作讓步。

卜睿哲表示,美國長久以來立場是兩岸須自行解決,美不擔任中介,中方應與台灣民選政府對談,兩岸對話會有成果,但復談應事前做好準備,「會談地點也會逐漸談到」,這種過程可以降低雙方的不信任。

卜睿哲建議,台灣內部在與中國舉行會談前應有所準備,台灣必須具備五項力量,第一是經濟力量;第二是軍事力量,中國逐漸增強,台灣必須有足夠的力量因應中國軍事力量的增長;第三是外交力量,加強與美國關係;第四是完善法律制度;第五是政治制度,台灣的政治制度反映台灣人民的願景想法,政府政策需充分反映人民意志,這種情況下進行兩岸會談,台灣就夠強,台灣夠強就沒有問題。

中國擴軍 影響亞太地區穩定╱白宮:美國當然要關切

〔駐美特派員曹郁芬╱華府7日報導〕美國白宮發言人麥克里蘭今天在例行記者會表示,美國總統布什在接見中國人大代表團時重申美國對台政策沒有改變。至於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在新加坡質疑中國的國防預算不透明,軍事擴張已經超過防衛所需,麥克里蘭表示,拉姆斯菲爾德提出的中國軍事威脅確實是美國所關切的。

拉姆斯菲爾德在新加坡發表的談話在華府引起極大關注。今天在參議院外交委員會的聽證會以及白宮記者會,中國軍事威脅都多次被提及。

有記者問到,即將出爐的國防部報告指出中國的軍事力量逐漸成為美國的威脅,麥克里蘭說,美國確實對此表示關切,拉姆斯菲爾德只是說出美國促進亞太和平與穩定的承諾,以及中國擴軍對此的影響,以及為什麼要提出這樣的疑問。

至於記者挑戰美國在未受外國威脅的情況下,國防預算遠高於中國要如何解釋?麥克里蘭說,美國是一個處於戰爭狀態的國家,美國正在進行反恐戰爭。由於亞太的和平與穩定是美國在這個地區的優先目標,所以中國採取這樣的作為時,美國自然要表示關切。

麥克里蘭也透露,布什總統今天和中國全國人大代表團進行十五至二十分鐘的會談。他們是應參議院美中議會小組主席史帝文斯和聯合主席井上健的邀請來訪。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