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經建會:改善所得分配應採積極就業政策

標籤:

【大紀元7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十一日電)台灣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今天向陳總統提出改善所得分配與就業對策報告,經建會認為,所得分配改善有賴多管齊下,除持續強化社會安全網,推動租稅公平化外,更應促進弱勢就業及強化社區計劃等積極性政策。

經建會表示,若以五等分位所得分配差距倍數,台灣在1960至1980年代介於4至5倍間,而在1990年代由5.18倍開始上升至2000年的5.55倍,2001年劇升為6.39倍,近2年則逐年下降,2003年續降為6.07倍。

而與國際比較,台灣國家庭所得差距隨經濟發展而逐漸擴大,但仍較南韓 (2000年)6.8倍、美國10.2倍(2002年)、香港17.7倍 (2001年)及新加坡20.9倍(2000)和緩。

經建會表示,一般而言,影響貧富差距制度性因素包括協助弱勢就業機制、稅制或移轉性支出對所得重分配效果、社會安全網機制等,也是政策考量重點。

為縮小貧富差距,增加就業機會,經建會表示,目前針對婦女、青年及原住民等弱勢族群分別提出就業政策,未來也將持續進行。

以改善原住民失業率部分,2004年5月原住民失業人數1萬2562人,失業率5.76%,較92年同期9.64%大幅下降,主要是因推動「公共服務擴大就業計劃」影響,但仍較同期間台灣地區平均失業率4.41%為高。

在協助青年就業方面,台灣政府在2004年辦理「青年職場體驗計劃」,共有1666位青年至151家企業見習,見習青年獲企業留用率86.2%,整體就業率89.9%,績效良好,今年將繼續推動,預估提供2000個見習訓練機會,未來另將提出更多就業方案。

相關新聞
倫敦人為獲奧運主辦權 欣喜若狂
馬國八月調高外勞人頭稅  增加馬國人就業率
中區就業中心出版旅遊書籍 間接創造就業機會
澳洲五月份貿易逆差仍未改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