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中國股市山窮水盡

標籤:

【大紀元7月15日訊】7月12日,在國資委舉辦的專家講座上,著名的經濟學家韓志國,著名市場人士張衛星針對中國股市和目前進行的股權分置改革表達了自己的獨到見解。

據南國都市報報道,韓志國認爲,中國股市走過十幾年的歷史,到如今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十幾年來積累的各種矛盾集中爆發,股市已經傷痕累累,積重難返。

行政色彩濃郁的股市在改革中艱難前行,行政化突出表現在四個方面:行政的力量太強,市場的機制太弱,資訊披露太灰,監管的力量太旺。

長期以來,在這四個方面的籠罩之下,資本市場被賦予了太多的“宦官意義”,行政化扭曲了獨立的人格,股市發展趨於畸形。

著名市場人士張衛星認爲,股權分置改革走到今天,已經成爲囚徒困境,更多的利益群體被捲進這場改革當中。目前的千股千案的股改原則已經把市場帶進了某種糜爛狀態,沒有規則,完全靠個人的一時喜好。

韓志國一針見血地指出“融資是制度之本,包裝爲登堂之橋,公關爲致勝之道。”

上市公司的圈錢欲望是無限的,它絕對超過了經營盈利的欲望,因爲圈錢的成本太低了,而獲益非常巨大。

中國股市的圈錢機制養成了市場各方醜陋的“妓女意識”,“給錢就幹”縱容了大股東的圈錢欲望,也給了王小石們放棄監管職責鋌而走險的理由。

從一定角度上來講,中國的銀行是最不應該上市的,因爲它的圈錢是無止境的,而且理由十分充分和囂張:資本充足率。

韓志國說,股權分置改革的過程實際上是流通股與非流通股之間的博弈過程。

事實上這種博弈是極其不平等的,流通股東完全處於任人宰割的弱勢地位,根本原因是流通股東沒有提案權,只能被動的接受非流通股東的方案。

政策不斷做多,市場不斷做空,原因是什麽?是信用!股民已經對股市失去信心,場外的資金巨大,但堅決不進股市。

他說,在全流通試點過程中,誰表現最積極,從送股多少可以一目了然:民營企業比國企送股高,地方企業比央企高,央企中的小企業比大企業高。爲什麽?地位不平等。

多年以來,流通股東爲非流通股東貢獻了上萬億的資金,極大的支援了上市公司的生存和發展,而非流通股東怎能像蛇一樣,不圖報答,對樸實善良的農夫反咬一口?

股市的表現是最好的證明,最近公佈方案的試點公司複牌後,有七家出現了跌停,爲什麽,是市場對目前的股權分置改革並不認可。(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股市禿鷹案  呂東英:偵察不公開  勿再放話
禿鷹案  檢方將密集提訊林明達
台股大漲  債市殖利率走勢偏空
經濟專家:英國能吸收恐怖攻擊造成的衝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