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國民黨新變局 立院黨團爭權 抗衡黨中央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維助╱台北報導〕「馬勝王敗」的黨主席選舉結果,令國民黨決策機制出現新變局,部份國民黨青壯派立委昨天倡議提高黨團自主性及決策地位,反對黨籍立委成為執行黨中央決策的「橡皮圖章」,要求黨的決策重心拉回立法院,這項訴求隱然有與馬主席的黨中央「分庭抗禮」的意味。

主張提高黨團決策地位的青壯派立委強調,這項訴求與王、馬之爭無關,純粹就事論事,因為「在野」的國民黨必須走向內造化政黨,才能真正貼近民意,不會讓黨意與民意嚴重脫節。

被視為本土派要角的立委徐中雄指出,這次的黨主席選舉結果,也等於宣告國民黨「派系政治」將正式啟動,尤其當選黨主席的馬英九一再標榜改革,而黨要改革,就應該走民主內造的路線,將決策重心拉回立法院,如同民進黨在野時期,什麼叫黨中央?沒有人在乎,因為大家重視的是立院黨團。

徐中雄強調,提高黨團決策地位,不等於另立黨中央,這必須有所釐清,未來馬英九領導的黨務系統,應徹底轉型為選舉機器,將決策重心移轉至立法院;徐中雄說,他是站在國會的角度看問題,與誰當選黨主席沒有關係,馬主席也應該有所體認,立院黨團的自主性與決策地位必須提高。

另一位青壯派立委許舒博指出,他不認為國民黨未來會形成兩個黨中央,但是立院黨團的決策,黨中央必須尊重,更不能將黨籍立委當成「橡皮圖章」,尤其馬英九才剛當選黨主席,新人新政,不可能強勢領導,要懂得妥協之道。

至於黨團自主性如何提高一事,黨籍高雄市立委羅世雄指出,過去立院黨團並未受到重視,他認為以後黨團的決策份量應該提高,以往黨主席連戰幾乎不參加立院黨團大會,但未來的「馬主席」應常常列席黨團大會,聽取黨籍立委的意見。

羅世雄強調,黨中央與黨團之間,應做好雙向溝通的工作,黨團自主性及決策地位的提高,並不是所謂的另立黨中央,就像立委也會參選中常委,將立委聽到的基層意見帶到中常會,這也是某種形式的雙向交流,否則若黨籍立委只能執行黨中央的決策,就失去黨團的自主性。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