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迪領軍太陽能相關族群除權行情待觀察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7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婷台北十八日電)在高油價底下,能源相關類股成為時下當紅炸子雞,具有綠色環保、節能相關個股更是一一竄出,繼股王茂迪之後,台達電、中美晶、合晶、鼎元、大同等股價逐一創新高,茂迪近二日更是提前啟動除權行情,放量上攻企圖挑戰500元關卡,可望帶動類股除權行情

過去台灣太陽能產業並不發達,在資本市場中也不是重要的次產業。但今年以來,隨著茂迪的股價登上股王寶座,益通掛牌首日即大漲數倍,相關概念股台達電以及中美晶、合晶及嘉晶等太陽能材料商股價逐一創新高,包括茂迪、中美晶投資報酬率均逾100%,後起之秀嘉晶也有近100%的表現,市場給予的本益比也明顯優於其他產業及公司,市場預估太陽能產業仍有10年的榮景可期,可預見太陽能的熱力將持續照亮台北股市。

從現今產業狀況看來,市場一片欣欣向榮,太陽能相關產業搭上此波能源風潮,台灣順勢而起的公司除了茂迪外,上游的中美晶、合晶等也挾著產業供不應求題材竄起,甚至周邊相關概念股均能雨露均霑。全球太陽能產業相關公司,從最上游的矽材料供應商 (日商Tokuyama(德山化學)及多晶矽晶圓德國太陽能電池一貫廠SolarWoeld AG自去起營收獲利皆同步大幅成長,股價也一再締造歷史新高紀錄。

類股中仍以股王茂迪走勢最受矚目,已創下近500元高股價,未來能否續創新高,也關係著台股多頭動能的延續。除了高獲利、高成長、高股價三高外,超過95%營收來自於太陽能相關產品,太陽能電池產量擠進全球前10名,為真正「純正」的太陽能產業個股。

其他公司除了興櫃的益通同矚「純正」外,中美晶來自太陽能產業營收貢獻約僅30%左右,其他公司則仍處於“概念”的階段,想像空間效應遠大於實質貢獻,後續發展需特別留意。

正值台股除權旺季,隨著台積電、神達、台達電等個股在除權前拉到相對高點,除權後又快速填權息,使今年的台股除權行情備受市場期待。今年權值最大的,應屬每股配發6.2元股票股利及2.8元現金股利的股王茂迪,由於股價高達400餘元,權值將逾200元,除權前的行情及除權後的填權表現,對台股高價股後勢除權行情極具指標意義。

法人認為,茂迪股價一向與國外大廠有著密切的連動,茂迪有機會比照德國太陽能電池大廠Solar World(同時也是茂迪的主要客戶)除權前後的股價表現,展開亮麗的除權行情。Solar World最近一年股價由13.06歐元起漲,到6月除權拉升至140餘歐元除權,漲幅近10倍,目前仍在歷史高點附近盤整,還原權值已超過除權前價位,隨時可能再創歷史新高,除權前一個月股價漲約4成,除了高油價的推波助瀾參雜投機成份外,也充份顯示國內外投資人都對未來太陽能產業發展抱持的樂觀態度。

太陽能雖然發電成本較高,但由於陽光有資源再生的特性,在先進國家選擇替代能源時,太陽能電池成為主要的選擇方案。受惠到日、德等先進國家能源政策推動,導致需求大幅上揚,但由於過去整體產業規模不大,主要國際大廠在產能規劃上較為保守,造成最上游的矽材(silicon)、矽晶圓 (Wafer)及電池(Cell)自去年起皆同步漲價,今年以來更呈現供不應求榮景,據研究資料顯示,今年全球太陽能發電的需求量為10億瓦,較去年成長40%,且未來每年都將以30%以上的速度擴大。

在基本面方面,雖然太陽能電池材料因需求暴增而短缺,茂迪的營收仍自5月開始逐月創新高,在產能利用率提升及產品價格雙重利多下,獲利也是逐月遞增,預計7月營收及獲利將續創新高,邁向另一階段成長。

股價相對較低的中美晶在茂迪股價攀高後,成為市場追逐的新標的,對於未來,市場投資人賦予相當的期待,公司也對外宣稱將投入10億以上的資金,擴充太陽能材料產能,未來該項產品佔營收的比重將逐年增加,雖然今年對營收貢獻不明顯,但隨著新產能明年第一季開出,已有法人預估其明年每股盈餘將從5元“起跳”,後勢十足。

相關新聞
政府耗用冷氣 環保產業外銷 空談能源政策
產能高升 茂迪今年EPS25~28元
618購物節銷售下降 中國零售業前景黯淡
中共財政收入縮水 跌幅創一年多來新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