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續評馬英九當選國民黨主席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9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袁野2005年7月18日華盛頓報導) 台北市長馬英九當選國民黨主席後,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星期天向馬英九致電祝賀。馬英九也隨即回電表示謝意。馬英九當選對於兩黨互動乃至兩岸關係將會產生哪些影響,以及馬主政國民黨後將面臨哪些主要挑戰也成了格外受人關注的話題。

*馬當選反映國民黨渴望求新求變*

儘管媒體在台灣立法院長王金平和台北市長馬英九競選國民黨主席期間大肆渲染二人角逐如何激烈,兩位候選人也多次對媒體表示,選戰進行得很辛苦,但是中國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助理院長李鵬副教授認為,馬英九勝出並不出人意料。

李鵬副教授說,首先,馬英九是台灣島內多年來人氣極旺的政治明星,在國民黨基層有著廣泛的選民基礎。而王金平雖然人脈很廣,善於打組織戰,但是從台灣近年的選舉情況來看,組織戰的功效正在減弱。另外,馬英九高票當選,也反映出國民黨內求新求變的渴望:

「應該說國民黨在2000年失去政權,又在2004年和政權擦肩而過,基層支持者會有一些反省,認為國民黨需要有一個形象比較清新的人出來領導,而且也需要這樣的人領導國民黨改掉以前一些刻板的形象。從這幾個方面來考慮的話,我想馬英九的當選應該是在意料之中。」

*短期內不會影響國民黨兩岸政策*

今年早些時候,國民黨主席連戰、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以及新黨主席郁慕明相繼訪問大陸,台灣島內掀起所謂「大陸熱」。馬英九在競選期間,也多次強調要堅持奉行連戰訪問大陸期間達成的連胡五點共同願景。

廈門大學李鵬副教授推測,馬英九的當選,至少在短期內,不會對國民黨的兩岸政策有重大影響。他說:「更重要的是,國民黨的兩岸政策是在對台灣島內的民意、對兩岸關係發展的大格局、大趨勢的判斷基礎上所做出來的決策。這不是一、兩個人所能改變的。也不是說馬英九當選黨主席後就會對形勢做出一個新的判斷。只要這個民意不變,基本的判斷不變,我想國民黨的兩岸政策也不會改變。」

*中共願保持國共交流積極態勢*

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在星期天向馬英九致電賀其當選。而馬也立即回電表示謝意。目前共產黨和國民黨的政策共識主要包括一個中國、九二共識、反對台獨。除此以外,雙方在中華民國的認定、兩岸的軍力平衡、以及民主人權等政治問題上都有一定分歧。而馬英九本人也曾在這些問題上對中共提出過批評,並對一國兩製表達過保留意見。

但是,廈門大學李鵬副教授說,此次胡錦濤的善意姿態表明,中共願意保持兩黨交流的積極態勢:「中共中央胡錦濤總書記能夠向馬英九表示祝賀,也應該是考慮到這方面的問題,也認為中共中央和國民黨中央之間能夠在一些問題上求同存異。只要能夠做到求同存異的話,我想其他都不是太大的問題。」

設在布魯塞爾的亞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威廉·凡德吉斯特說,胡錦濤通過賀電向馬英九示好,更有著眼於台灣政局發展和兩岸統一的長遠考慮:「很明顯,胡錦濤希望在2008年國民黨能夠通過和其他政黨的合作贏得總統選舉。很明顯,胡錦濤希望台灣領導層對中國政府的態度可以因此有所改變。」

*首先須解決黨內當務之急*

而廈門大學的李鵬副教授認為,雖然在2008年奪回政權是驅動國民黨選民選舉馬英九出任黨主席的主要因素,但是,馬英九正式主政國民黨後,首先需要解決的還是黨內一些當務之急的問題,其中包括緩和與立法院長王金平的關係、黨內團結、黨產問題、以及黨工薪水等等。另外,此次選舉也暴露出另外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就是國民黨基層和中高層之間在黨內一些重大問題上的分歧。他說:“所以馬英九這樣一個由基層黨員選舉出來的黨主席能不能協調和黨內高層、中高層,以及一些有實際權力的縣市長和立方委員之間的關係,我覺得這是他必須要處理的問題。”

*與其他反對黨建立聯盟*

亞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凡德吉斯特說,除了要理順黨內關係以外,馬英九面臨的另外一個主要挑戰就是怎樣和其他反對黨建立聯盟,因為這是國民黨贏得2008年總統大選的重要條件:「馬英九必須要做的是在國民黨和親民黨、新黨之間建立一個強有力的聯盟或者乾脆合併。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2008年擊敗民進黨的候選人。」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