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焦點評論╱拚國際突破 莫丟了主權國格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2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蘇永耀╱特稿

陳水扁昨日向本屆亞太經合會主辦國韓國的特使表達願意親自與會的態度,等於拋出重大國際議題,迫使韓方加以正視,如能促成兩岸領導人晤面,更是給予韓國一項可以國際形象加分的機會。另外,也是探測中國與台灣互動過程的底線。

相較過去亞太經合會主辦國特使來台晉見,總統多半行禮如儀,表達「不克前往」云云,而另派先前已經磋商好的代表總統出席人選。確實,陳總統這次主動表態,說明台韓雙方應有一定的默契,否則韓國特使金宗壎也不會語帶玄機說出「韓國願意朝此方向努力」等話。

在朝鮮半島六方會談過程,韓國總受制於美國、中國等強權勢力,所以極希望在東北亞扮演重要角色,此次如能在兩岸議題取得重大進展,於第三國促成「扁胡會」,意味能彰顯其影響力,或許是韓方願認真考慮的重大誘因。

不過,除國際之間縱橫捭闔的考量外,台灣也要從自身的處境與需求,進行評估。

台灣在一九九一年固然是以「中華台北」的名義入會,然而,這個國名別稱在現今外交單位的選項,不是已被列入末位,就是儘量不使用。原因無他,中華台北的英文「Chinese Taipei」正隱含「一個中國」的陷阱。

九○年代初期,台灣才剛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加上還設定國家統一目標,當時的時空環境或許可以接受這樣的名稱。

但台灣經歷了十多年的民主深化過程,一波波強調主體性、本土化、乃至國家正名的運動逐漸厚實台灣這塊土地時,總統表明願以「中華台北」領導人與會,雖說符合國際默契,但似乎也讓台灣的發展進入歷史的倒流。

藉由亞太經合會非政治領袖會議這樣的試金石,台灣當然可以測試中國對台底線,是依然拉攏島內在野黨,還是願意進行官方對話?但反向思考,「這不也是對台灣自身底線的同樣測試?」

倘若在二○○五年的台灣已經可以接受「中華台北」的名稱,試問未來參與的國際活動或組織是否也都可以比照處理?總統力求國際突破,固然應予肯定,但在維護主權與國格上,千萬要避免自詒伊戚,陷入兩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