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光鳳蝶 又見群舞蘭嶼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7月2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明堂╱台東報導〕在蘭嶼島上瀕臨絕種的珠光鳳蝶經過四年復育,數量已從僅存的三百隻回升到八百隻,台東縣永續學會昨天發表第一支珠光鳳蝶生態紀錄片,完整呈現從卵、蟲、蛹到蝶的完整蛻變過程,同時強調達悟族人參與復育的熱忱。

珠光鳳蝶僅生存在台灣蘭嶼島及鄰近的菲律賓巴丹島,曾是蘭嶼常見的蝶類,數量極盛時以萬計,但近幾十年來由於人為大量捕捉,及幼蟲食草港口馬兜鈴、成蝶蜜源植物海檬果遭到污染而大量消失,數量銳減至三百隻,因此農委會在七十八年間公告為瀕臨絕種昆蟲,展開復育行動。

珠光鳳蝶的雄蝶展翅約十到十二公分,雌蝶展翅約十一到十四公分,是台灣蝴蝶中最大型的一種;雌蝶、雄蝶前翅皆為黑色,翅脈外緣鑲著明顯的白色紋路。

雌蝶後翅顏色較淡,雄蝶的後翅則為金黃色,僅在外緣有鋸齒狀的黑斑,逆光時透過陽光的折射會呈現出閃亮的珍珠光澤,也正因為閃爍的珍珠外衣,因此受到蝴蝶收藏家的青睞,因此難逃被捕捉而瀕臨絕種的命運。

東縣永續學會及蘭嶼生態文化保育協會在農委會等單位資助下,四年前開始以社區營造模式,說服原本將珠光鳳蝶視為惡靈化身的達悟族人參與復育計畫,近百位居民的投入,總算換來珠光鳳蝶數量回升,目前穩定數量在八百隻左右。

永續學會總幹事黃正德說,復育工作最大問題在於食草港口馬兜鈴也瀕臨消失,經採集種籽由特有生物中心花了兩年培育,才得以回植島上。但回植的食草又遭部分不認同復育珠光鳳蝶的族人破壞砍除,幾乎前功盡棄。

於是,學會轉以社區營造模式,不斷與島民溝通,危機總算化為轉機,達悟族人開始扮演復育珠光鳳蝶的最大功臣。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紅海連環爆炸:辨認出九個外國罹難者
埃及自殺炸彈攻擊  死亡人數增至88人
貨輪撞翻漁船 4死2生
旅巴畫家廖世秉辦師生聯合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