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評論:經濟末日已逼近中國的統治者

標籤: ,

【大紀元7月27日訊】(大紀元時報記者李傑生編譯)鬱金香狂熱是橫掃17世紀的荷蘭的集體偏執狂,當時對鬱金香球莖的投機買賣達到驚人的高峰。今日我們正目睹類似的事情——中國狂熱。
  
  唱好中國的說法正到處散佈: 《金融時代(Financial Times)》雜誌最近加出週末補訂版「炒作中國」, 《時代》雜誌刊登了一個封面故事,配以毛澤東穿著古姿(Gucci)時裝的圖片。當中國公司覬覦北美洲的公司產業如Noranda 或Unocal時, 金融媒體都在說中國的崛起會帶來數不盡的財富。
  
  一度彷彿打瞌睡的中國外交系統,現在活躍起來了,以「反分裂法」威脅台灣,與東盟談判成立自由貿易協定,並爭取未來的石油供應。「讓中國睡吧,」 拿破崙曾警告說, 「因為當它醒來,它將震動世界。」
  
  好了, 現在中國醒來了,而世界, 如果還沒有顫抖的話, 也已經被迷惑了。
  
  要評價中國,必須從共產黨的持續的絕對權力開始。
  
  在關於由一個國營的中國公司接手Noranda公司的爭論中, 此交易的擁護者主張說, 這只是一樁西方社會資本主義正常規範適用的「私人部門」 的交易。
  
  從好的方面看,這個看法是愚蠢的;很壞的方面看,這是在欺騙。在今天的中國, 就如同自1949年以來一樣, 共產黨想控制甚麼就控制甚麼。它今天選擇了允許國營企業在國際上競爭, 但這個決定隨時都可以被推翻。對黨而言, 生存就是一切,而控制是維持統治的方法。共產黨不再是馬克思主義者,但仍舊是列寧主義者。
  
  關於中國的根本問題,是共產黨能否面對現代世界,背水一戰,改革自己,或是崩潰。
  
  幾年前,資深記者哈里遜.薩利斯伯瑞(Harrison Salisbury)就指出,毛澤東和鄧小平只不過是 「紅色皇帝」,與中國過去的獨裁者沒甚麼兩樣。
  
  雖然擁有7千萬黨員的黨今日不再堅持控制每個人的個人生活(在毛澤東時代,沒有電話簿,你必須得到黨允許才能打電話),但如果有一點跡象顯示在它的控制範圍外出現任何其它組織——像自我修煉團體法輪功——它的最本能的反應就是鎮壓。沒有關於黨的恢復力的問題。它從天安門危機的大混亂中恢復了,並且平安地完成了從從鄧小平到江澤民再到胡錦濤的權力交接,它還主導了經濟的繁榮。
  
  共產黨正全力以赴地致力於現代化。我曾參加過一次與黨幹部、副市長等的會議,其中三分之二的官員曾去過美國。
  
  在類似的安大略省的市長會議中,會有三分之二的人曾訪問過中國嗎?
  
  這些是聰明、熱忱的人們。但是這些管理精英們卻在一種深層的結構性缺陷上工作著,而這可能使他們的一切努力都白費。黨與國有公司緊密結合,而這些公司幾乎每一家都虧損。
  
  黨強迫中國的銀行繼續對破產的國有企業貸款, 使銀行事實上也等於破產了。
 
  而銀行,反過來,是由每一個中國人的存款挹注,於是,就如同1920年代的德國威瑪共和(Weimar Republic of Germany)一樣,新中國中產階級的積蓄是處於危險之中。
  
  即使共產黨的現代技能也不足以遏制銀行業危機引起的動盪不安。
  
  對共產黨而言,經濟上的末日已越來越近了。
  
  明天怎麼辦呢?可以與中國打交道,但不必卑躬屈膝。

  (編譯自《多倫多星報》(Toronto Star),作者為加拿大亞太基金會主席湯瑪斯.奧克斯渥錫(Thomas Axworthy))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高屏山麓旅遊線規劃旅客 3年增加35萬人次
美媒體:中國經濟發展罩門在於創新研發
台灣提醒中美洲與中國貿易經濟必遭嚴重打擊
消費支出與營建投資帶動南韓Q2經濟成長3.3%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