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從六方會談謀取利益 但也面對壓力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7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任紋儀台北特稿)北韓核武問題第四輪六方會談近日在北京舉行,一些學者專家認為,中國固然藉由積極促成這次會談提升了它的影響力,但如果會談失敗或拖延下去,恐怕情勢就會逆轉,屆時中國將會面對美國的壓力。

六方會談主題是針對北韓研發核武而舉行,目的在為消除北韓所引起的核武危機。由於事關東北亞安全,直接影響到整個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因此受到各方高度關注。

經過前三輪的會談,對於北韓發展核武問題,美國與北韓的態度依然對立。

但與前三次不同的是,新一輪會談主要談判焦點在於美國與北韓。在前三次會談中,美國認為北韓核武問題必須經由多邊共同處理,拒絕與北韓進行雙邊會談。直到今年五月,美國方面透過北韓駐聯合國代表傳遞訊息,隨後雙方互有往來;七月初,美國與北韓代表在北京會晤,並宣布啟動第四輪會談。

對於中國在六方會談中所扮演的角色,台灣智庫國際事務部主任賴怡忠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中國主要是協助美國促成六方會談,而會談得以重啟,除了中國遊說與施壓使北韓轉變態度外,其他還有南北韓關係快速發展,以及美國政策調整等因素。

南華大學亞太研究所所長孫國祥認為,北京希望在六方會談中扮演「主動、積極、正面」的協調者。

孫國祥說,在北韓表達願意重回多邊會談框架後,今年七月美國國務卿萊斯訪問東亞國家時,選擇中國而非日本作為此行第一站,這種「微小但有跡象」的轉變,展現出美國希望將中國拉進東北亞安全機制中,並鼓勵中國扮演和平創建者的角色,而中國也願意配合美國。

賴怡忠表示,此次會談沒有預設結束時間,理論上可以談上好幾個月。中國作為東道主,必須為可能付出的成本與代價做好準備,如果會談不成功,中國所受到的壓力會更大。

他分析,如果會談最終無法獲得進展,美國認定會談徒勞無功,九月可能將北韓核武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至於提案成功與否,關鍵在於中國的態度。

賴怡忠說,如果中國否決美國提案,等於中國將在北韓問題上與美國攤牌;若中國棄權,代表中國與美國採取一致立場,同意聯合國對北韓進行核武檢查,但朝鮮半島危機很可能迅速升高,因此中國正面臨兩難局面。

中國是北韓的唯一盟友,由於雙方政治體制極為相似,中國自然不希望北韓政權垮台,另一方面中國也極力避免朝鮮半島危機影響東北亞局勢穩定,於是主張和平解決北韓核武問題,並積極扮演調解角色。

孫國祥認為,中國與北韓關係雖已不如韓戰時期的友好,不過北韓絕大部分的能源與糧食仍需仰賴中國供應。在中國背後,北韓無須直接面對美國的壓力,還可透過中國與美國交涉,但北韓也會面臨中國施壓。

而在美國方面,由於反恐及伊拉克問題,已使美國捉襟見肘,美國必須仰賴中國協助解決北韓核武問題。今年一月底,伊拉克舉行民主選舉,中東局勢開始變化,美國認為穩定的中東局勢有望出現。

賴怡忠說:「美國對於中國處理北韓核武問題的態度出現兩種看法:一派認為中國不夠盡力,中國想要透過北韓牽制日本,進而牽制美日同盟,在東北亞地區伸張中國的影響力;另一派認為中國不夠力。」也就是中國對北韓影響力其實有限,美國依賴中國的效果不大。

賴怡忠表示,美國認為目前中東情勢漸趨穩定,相對而言,美國會將注意力轉移到亞洲,美國原先希望透過中國控制朝鮮半島局勢,現在則可能自己出手處理。

他的看法是,從今年初起,美中關係越來越緊張,除了因為反分裂法外,還包括美國對於中國在朝鮮半島問題的態度,以及美中貿易緊張關係逐漸升高。

綜合而言,中國藉由北韓問題積極扮演斡旋協調的角色,不僅考慮到自身利益,也有助於提升中國的影響力。

而如果六方會談朝向多邊安全機制發展,將衝擊美國原先在亞洲所建立的美日、美韓等雙邊同盟關係,隨著六國共同協調東北亞安全問題,美國同盟關係的重要性將被稀釋,結果將造成美國在東北亞的影響力下降,中國影響力逐漸上升。

不過,北韓核武問題錯綜複雜,參與會談六方基於自身利益考量,各自持有不同立場,導致會談更難以達成共識;而如果會談失敗,中國勢必也將承受其他國家所沒有的壓力。

相關新聞
北韓要求美撤核力航母  無核化含義出現分歧
萊斯會見唐家璇 談胡錦濤訪美六方會談等
美中希望六方會談出現具體結果
六方會談第三天 美國北韓將第三度雙邊會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