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四日全球財經要聞

標籤:

【大紀元7月4日訊】

**美林證券調降漢莎航空投資評等
美商美林證券4日表示,德國漢莎航空由於油價上揚,使得成本提高,加上旗下的空廚分支,以及持股超過半數的旅行社業務,恐怕無法在今年內完成整頓和出脫股票,因此將漢莎航空今年的獲利預測調降22%,明年的獲利也調降45%,並且將漢莎的投資評等,由買進降低到中立。

**巴隆:德儀積極併購 股價看漲
通訊設備電子元件大廠德州儀器,從1996年以來,已經收購了25家公司,成為特殊半導體的供應大廠,其中手機芯片的市佔率超過50%。因為德儀在過去7季以來,已經買回了20%的股票,加上今年通訊和娛樂設備市場的持續成長,美國巴隆財經雜誌因此看好未來的股價表現。

**英國金融業獲利下滑
英國金融業今年第二季的獲利成長指數,下降到負7,遠低於第一季的12,反映出大環境的景氣不佳。分析師指出,受到貸款和投保意願的冷卻,加上定價能力消退,抑制了金融業的獲利能力。英格蘭銀行在過去10個月,將指標利率維持在4.75%的高點,也削弱了民眾舉債的意願。至於包含房貸在內的英國家庭債務,4月份升高到1.1兆英鎊,則是另一項潛藏的危機。

**美科技業獲利增 但國內員工減少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美國市值前七大的科技公司,過去3年來的獲利成長超過50%,不過員工總數,卻從78萬7千2百人,減少到76萬7千6百人。這可能是因為企業將低技術的軟體工作,轉移到矽谷以外的地區,希望用比較少的人力,創造更高的價值所造成。調查指出,2004年矽谷地區每名員工的附加價值增加3.7%,達到22萬2千美元,遠高於全美員工的附加價值8萬5千美元。

**GM6月在美銷售增47%
全球最大汽車製造商美國通用汽車指出,由於將員工的買車優惠,擴大到所有的消費者,使得今年6月在美國的銷售量成長47%,達到55萬8千輛,成為1986年9月以來單月最佳成績,市佔率也攀升到7%以上。而克萊斯勒汽車也打算跟進,將從6號開始,提供員工優惠給所有的消費者。

**Google市值躋身全球前一百大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全球500指數的分析,第二季的企業市值排名,奇異公司名列第一,緊接在後的則是埃克森美孚、微軟和花旗集團。而全球最受歡迎的搜尋引擎Google,由於股價飆漲,使得市值排名從第一季的279名,跳升到95名,首度擠進前一百大。

**沃爾瑪調高6月美銷售成長率
全球零售業龍頭廠商沃爾瑪表示,美國地區6月份開業一年以上的店面,銷售額成長率估計將達到4.5%,高於先前預估的2%~4%,可望創下2004年5月以來的新高。沃爾瑪上週的季節性商品銷售強勁,一般商品的銷路也高於食品,尤其在東北部的銷售表現最為出色。

**全球半導體銷售5月增4.1%
根據世界半導體交易統計的數據,由於手機芯片的需求成長,使得5月份全球半導體的銷售,比去年同期增加4.1%,達到180.5億美元,不過因為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的價格下跌,因而比4月下滑了0.5%。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預估,今年全球半導體的銷售金額,將擴增到2千260億美元。

**預測中國下半年物價增長將轉負
根據北京清華大學根據中國宏觀經濟計量模型,所得出的預測指出,中國的經濟經過兩年的快速成長後,似乎出現停滯的現象,預估今年的生產總值將從第二季的8.9%,下滑到第三季的7.9%,以及第四季的8%,因此預估物價指數第三季將會出現-0.81%,第四季為-0.62%。北大經濟學家宋國青表示,如果這項預測成為事實,中國將面臨歷史上最嚴重的通貨緊縮。

**中國民企平均壽命只有2.9年
根據中國新華社報導,中國民營企業發展報告藍皮書統計,中國的民營企業快速的增加,每年約有15萬家新公司成立,但同時也有10萬多家公司關門,其中高達90%是以家族企業的方式經營,而且是靠著自有的資金營運,只有4%是向銀行貸款來的資金,不過,由於經營者的素質太低,有60%的民營企業營運不到5年就關閉,有80%的企業不會超過10年,大陸民營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2.9年。

**華東罕見高溫五省市聯手限電
中國的華東地區,最近正遭遇歷史上罕見的高溫、炎熱的天氣,最近某一天晚上華東電網的最高電力負荷突破8千萬千瓦的歷史最高水準,比去年同期增長將近20%,使得華東地區的用電量持續上升。為了減輕華東電網的電力負荷,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和安徽等地區,首次聯合實施限電,各省採取避開尖峰時段的方式輪流供電。

**中國製造業指數6月再度下滑
由於訂單縮減及出口金額下滑,中國製造業指數在6月份降到51,低於5月的53.3,出現了連續第三個月成長減緩的現象。所以,中國政府可能更有理由,不讓人民幣升值,同時銀行業升息的機會也降低了。除此之外,某些產品已經出現供過於求的現象,讓消費者產生了商品價格還會再跌的預期心理。

**韓6月外匯準備連續兩個月衰退
韓國中央銀行表示,韓國6月外匯準備為連續第二個月衰退,比5月減少11億美元,成為2千50億美元,主要原因是美元匯率走強,使得持有歐元、日圓以及其他貨幣計價的資產價值呈現縮水的現象。根據瞭解,目前韓國外匯準備名列全球第四,僅次於日本、中國和台灣。

**中國需求減緩 日鋼鐵廠可能減產
由於中國對於鋼鐵的需求減緩,日本第二大鋼鐵製造商日本鋼鐵工程控股公司,可能跟著印度米塔爾鋼鐵公司和法國鋼鐵廠阿塞洛公司腳步,計畫以減產的方式來拉抬鋼鐵的價格。根據日本鋼鐵工程控股公司社長表示,未來數個月公司將減產,以緩和供需失衡的狀況,因為中國鋼鐵需求正在放緩,而產量卻日漸增加,根據瞭解國際熱軋鋼捲今年來下跌26%,主要是中國的產量激增,在5月份產量大增38%,總增加量相當於德國加上法國、西班牙和英國鋼鐵供給的總和。

**韓國今年成長目標可能下調至4%
韓國韓德洙財政部表示,韓國計劃下調今年經濟成長目標,由原先預估的5%調降到將近4%,主要是因為今年全年平均油價預估高達50美元,遠超過去年底預估的35美元,侵蝕企業海內外支出,影響投資獲利,將使得今年經濟成長率掉0.7%,因此,原先預估5%的成長目標,現在看起來已經難以達成。而美國雷曼兄弟經濟專家的看法則更加悲觀,將韓國經濟成長率由4.

**日本上年度政府稅收增加
日本財務省指出,由於日本經濟逐漸好轉,政府上年度的稅收增加,優於原先預期,使日本政府可以連續第二年減少舉債。根據統計,日本到3月31日為止的會計年度稅收,增加到4千084億美元,比預估金額多出138億美元。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六月七日全球財經要聞
六月八日全球財經要聞
六月九日全球財經要聞
六月十日全球財經要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