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問題╱加強國際主流運動

標籤:

【大紀元7月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照敦、王翔、羅惠齡╱綜合報導〕包括三度參加奧運,國內棒球「奧運史」最豐富的兄弟象隊「盜總」林易增等人均表示,二○一二年倫敦奧運封殺「棒球」,對國內影響不大。

盜總強調,只要回頭看台灣棒球過去十五年的發展,其實台灣有無參加奧運,影響有限,他特別強調,參加奧運對於低迷的棒球氣氛,確有提振之效,不過棒球發展要看長遠,奧運也是後來才加入「棒球」,美國已發展超過百年,日本也有七十年,有無奧運,美、日兩國棒球仍然正常發展,影響真的不大。

林易增也不諱言,對選手生涯而言,打過奧運確實可以增廣視野,他回憶一九八四年洛杉磯奧運,棒球首度成為表演賽,他在道奇球場四、五萬的觀眾面前比賽,也是棒球生涯的初體驗,盜總開玩笑說:「打過奧運後,回來再打國內比賽,一下子還很難適應。」

兄弟「三劍客」去年結伴一圓奧運夢,初聞奧運棒球出局,彭政閔、陳致遠同感可惜,陳致遠更認為,國際奧會應該考慮公平性,合理對待「棒球」,「阿扁」蔡豐安則想起去年雅典行,實現奧運夢,讓他終生難忘。

去年奧運棒球隊總教練徐生明認為棒球被奧運除名,對國內未來棒球發展影響不大,徐生明說,一九八四年以前奧運沒有棒球,台灣的棒球早就蓬勃發展,一九九二年奧運棒球銀牌,對國內職棒影響較大。

曾參加一九八四年洛杉磯奧運的郭泰源認為對國內棒運影響不大,只是少了一個最重要國際比賽是有點可惜,但還有世界盃、洲際盃等國際賽認真打,奧運的確是運動員最高層次比賽,如果一生能參加一次奧運,對運動員來說非常珍貴。

三屆奧運教練李來發對奧運摒除棒球感到遺憾,棒球在歐洲是冷門運動,刪除這個項目,不會太令人意外。他認為,不管有沒有奧運,最重要的是台灣棒球應該厚植自己實力,提升水準,在各個部份,建立更完善的制度,即使奧運沒有棒球項目,還是有其他可以發揮的舞台。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能走的 身上都有血…
倫敦奧運 棒壘球、跆拳道 恐遭剔除
紀政力挺申奧 但表示選手實力與場館設施均要加強
申奧失敗紐約市民失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