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印經貿及觀光產業開拓空間大

標籤:

【大紀元8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兆平台北十六日電)印度的迅速崛起,已引起世人的關注與驚奇。印度台北協會會長顧凱傑(Vijay Gokhale)表示,印度是台商全球佈局的另類選擇,台、印在過去三年不管是投資、貿易額及觀光旅遊方面皆有長足進步,雙邊未來合作機會寬廣。

隨著高盛集團「金磚四國」報告出爐,全球產業快速向新興市場移動,印度已被外界預測在未來三十年內將趕上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與中國之後的全球第三大經濟體。

印度人口逾11億人,國力排名全球第七大國,預估至2050年,人口可望突破20億人,將有超過1至2億的中產階級人口,消費力持續增強,是南亞最大經濟體,控制印度洋通道,戰略位置重要,也是全球最重要新興市場之一。

印度不但是美、日以外,唯一能製造超級電腦的國家,也是全球五個有衛星製造能力的科技強國之一。全世界銷售的鑽石之中百分之九十在印度切割琢磨;矽谷新成立的公司中,有百分之四十為印度人所有;印度年產近千部電影,產量超過好萊塢。今天的印度,已成為新興市場中最耀眼的一塊金磚。

台灣與印度雙邊關係在過去幾年有了顯著改善,經濟部已將印度納入﹁南向政策﹂之一環,加強投資考察,印度的發展潛力已成為台商向外發展的另一選擇,台灣民眾過去三年前往印度旅遊人數也呈倍數增長,雙方實質關係仍有拓展空間。

一九九五年,台灣、印度在台北與新德里互設官方代表處,自從簽訂促進暨保護投資協定及通航之後,雙方關係在過去十年中逐步增溫,基於分散台商赴大陸投資的風險以及降低對大陸市場的依存度,台灣與印度的經貿關係也逐漸加溫中。

依據經濟部統計,2004年,台、印雙邊貿易總額為19.30億美元,截至今年1月,台商在印度投資件數130件,累計總金額達1430萬美元;另據台北印度協會(ITA)資料,2004年,台灣民眾前往印度旅遊有21510人,比2001年時的7964人,成長約3倍。

中央社繼七月十五日舉辦﹁轉型中印度﹂影像展之後,八月十八日 (星期四)下午一時三十分將在中央社好望角空間藝廊舉辦﹁台印經貿暨觀光產業願景及挑戰﹂座談會。

座談會邀請印度台北協會會長、印度資訊產業駐台代表、立委、經濟部國貿局、資策會、外貿協會、國關中心及華航等產官學界代表,就台印雙邊關係進行深入討論,歡迎有興趣的人士前往聆聽。

這次座談會討論焦點包括(一)台商如何在印度找到商機?可能面臨的投資難題?(二)鼓勵公民營企業赴印度投資可行性評估,政府有無配套 (獎勵) 措施?(三)台灣資訊硬體產業與印度軟體科技,如何創造雙贏?有無可能成立共同研發基地?(四)台灣觀光倍增計劃如何與印度世界遺產古蹟巡禮結合?加速促進雙邊文化、觀光產業發展。

相關新聞
台資策會:業者推出低價電腦搶攻印度市場
印度亞運田徑女傑辛赫疑服禁藥暫遭禁賽
孟買洪災爆瘟疫 至少157人亡
印控克甚米爾兩家庭遭襲五人喪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