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解釋的自然之謎﹕人體自燃

人氣 8
標籤:

【大紀元8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方洪綜合報導) 你可否想象一個人的身體在沒有接触外界火种的情況下自行地著火燃燒﹐化為灰燼﹖這種人體自燃(Spontaneous Human Combustion)現象並非天方夜譚﹐而是困惑科學界多年的自然之謎。有關人體自燃的最初記載見于十七世紀的醫療報告﹔至20世紀,已經發生了200多起。

先讓我們來看看這個早期的例子。1673年﹐巴黎一個貧苦婦女,一天晚上回家上床睡覺后,夜里自燃而死。次日早晨人們發現,她只有頭部和手指遺留下來,身體其他部位燃燒為灰燼。在那以後世界各地先後發生了多起類似的事件。但是無論是警察還是科學家﹐都無法給這種現象一個令人信服的解釋。

最使人費解的是﹐許多人體自燃的例子中﹐雖然人體被燒成了灰燼﹐但是週圍的其他物品﹐甚至可燃物都完好無損。這就無法用火災之類來解釋。另外﹐即使在火葬過程中﹐要將人體燒成灰燼﹐先要經過華氏2200度高溫燒90分鐘,再經過華氏1800度高溫燒60-50分鐘。既使這樣,尸體火化后只是碎骨骨灰﹐而飛灰燼。而最嚴重的房屋火災,溫度也不會超過華氏1500度。那麼人體是如何產生那麼高的溫度呢﹖

然而﹐自燃界的許多怪事不會因為人們不理解就不發生。幾個世紀以來﹐人體自燃的事件仍然層出不窮。下面是一解被報導的例子。

1949年12月15日,美國新罕布什爾州的一個53歲、名叫科特里斯的婦女在家中被燒死了。曼徹斯特警方在調查中發現,那具不像人形的可怖尸體躺在房間的地板上,可是房間內的物體卻沒有遭到絲毫破坏,而且壁爐也未曾使用過,甚至在其他地方也找不到火种。美聯社報道說:“該婦人在燃燒時一定像個火球,但是火焰卻沒有燒著她家里的任何木料。”

1966年12月5日,美國賓州波特城,一位煤气查表工人上午九時來到94歲的班特萊醫生家查表。這天天气奇寒,工人以為老人尚未起床,就徑直走到地下室去看表。一進地下室,就發現地上有一堆冷卻的灰燼。在灰上方的天花板上出現了一個燒透的洞。工人大吃一惊,急忙上樓找醫生。當他走進衛生間時,里面的景象使他毛骨諫然。在燒穿洞的地板上只剩下半條腿,老人身體的其余部分都化為灰燼了。但那輛老人的推車竟連支架下的膠墊都完好無缺。除了死者身體所及那部分外,整個室內沒有一點火災的跡象或气味。

自燃的形式可以說是多种多樣,有些人只是受到輕微的灼傷,另一些則化為灰燼,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受害人所睡的床、所坐的椅子,甚至所穿的衣服,有時候竟然沒有燒毀。更有甚者,有些人雖然全身燒焦,但一只腳、一條腿或一些指頭卻依然完好無損。在法國巴黎,一個嗜好烈酒的婦人在一天晚上睡覺時自燃而死,整個身體只有她的頭部和手指頭遺留下來,其余部分均燒成灰燼。

1985年5月25日晚上,英國倫敦19歲的列斯里在大街上散步。突然,他感到 周身發熱。他環身而視.發現自己的身體意噴出火來。火,瞬時在他上半身燃燒起來,難以忍受的高熱及疼痛同時向他襲來。列斯里雙手蒙臉,希望能保住自己的眼睛。但是火勢凶猛,他的胸,背、腕都象被烙鐵燙著那么疼痛,大腦有煮沸的感覺。他想奔跑,但是沒跨出几步就重重地摔倒了。當死神向他步步緊逼時,想不到他身上的火焰一下子又完全熄滅了。隨后數分鐘,鑽心的疼痛又降臨到他身上,列斯里咬住牙,走到了附近的醫院。由于列斯里年輕力壯,燒傷后又獲得了及時的治療。而且在治療期間又未被細菌感染,几星期后他終于在醫生精心治療小,痊愈出院了。

*科學解釋﹖

起初人體自燃可能是由于體內酒精含量過多引起的。但是19世紀德國化學家利比克卻證明這種解釋不可能。從200多個案例的分析中科學家發現:人體自燃的出現在男女中比例大約一致,年齡從4個月到114歲都有。飲酒有度和身體胖瘦都有。有的案例發生在走路、開車、划船、跳舞過程中。

有一种觀點認為:“人體自燃”是自然界中的球狀閃電引起的,所似不是自燃,而是他燃

還有的人認為人體自燃与體內過量的可燃性脂肪有關,把這种脂肪比喻為燃起的燭油,衣服如同燭蕊。有些人認為人體內有某种天然的“電流體”,它能造成體內可燃性物質燃燒以至于造成高度可燃性物質結构的“體內分解”。還有人認為體內磷積累過多,產生了“發光的火焰”。

新近一种解釋是從物理學角度進行的,認為體內可能存在一种比原子還小的“燃粒子”,可以引起燃燒。也就是說是我們當今還不能認識的物質造成的。這種觀點很有趣﹐有些特異功能者能夠看到人體的輝光﹐甚至經絡的分佈等。如果構成人體的物質確有我們目前還不能認識的成份的話﹐人們最終恐怕是要到微觀世界中去尋找原因了﹐只是今天我們還沒有這個技術水平。@(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空中巴士A340客機小檔案
空中巴士滑出跑道  法航總裁到多倫多瞭解
失事法航班機是否遭閃電擊中  專家各有看法
雲上天:最後的救命兩分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