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房地產?

中國投資者「想說愛你不容易」

人氣 1
標籤: ,

【大紀元8月19日訊】(亞洲時報 Min Xu撰文/吳敏儀攝影) 中國人的儲蓄習慣令全世界嘆服:全國儲蓄存款總額達到1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多年來,人們總習慣把錢押在床墊底。在銀行誕生後,人們逐漸接受了這種風險更小的儲蓄方式。現在,這種儲蓄習慣也正在改變。

近些年來,中產階層隊伍不斷壯大,在那些沿海開放城市情況特別明顯。據估計,10%的中國人掌握著全國66%的銀行存款。「先富起來」的這些人贊同鄧小平的「致富光榮」號召,崇尚西方的消費主義。他們握著時尚手機,身著名牌服飾,開著豪華轎車,住著高級洋房。而儲蓄利率低(一年期存款利率為 2.25%,而五年期僅為3.60%)讓這些追求高利潤的人們轉向了其他投資渠道。他們不再滿足銀行的微薄利息,急切希望能從投資中獲得切實回報。

中國的外匯市場並未完全開放,老百姓尚未能通過買賣外幣賺取差額,國內的股市和房地產市場就成為投資的僅有渠道。不幸的是,股市和房地產市場都是舶來品,遠沒有西方國家的成熟;中國投資者視野狹窄,對上市公司的背景並不瞭解,以「低價買入,高價賣出」的短期套利者為多,不像西方國家股民那樣做「低價買入,長期持有」的長線投資;而且,中國人投資時往往隨大流,一窩蜂。這在99-01年的股市泡沫和最近的房地產泡沫中體現得最為明顯。

過去4年裏,股市的走勢和房地產的發展趨勢可謂南轅北轍。儘管中國經濟持續走強,有著1,400多家上市公司的滬深兩市流通市值卻從2001年6月的 18,866.36億元跌至9900.92億元(今年5月底數字),縮水近乎一半。造成股市低迷的原因有:1、上市國企業績不容樂觀;2、資訊發佈不透明,股市存在結構性「硬傷」;3、大量投資者血本無歸,造成股市恐慌。

然而,房地產市場卻一路飄紅。上海是中國房地產最熱的地區,2004年房地產市場投資增長較上一年增長60%,近兩年當地房價增幅超過200%。在上海這樣人口眾多的大城市,強勁的市場需求推動了該產業的蓬勃發展;銀行對房地產開發商和購房者實行的寬鬆貸款政策無疑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無怪乎,儘管中央2004年起採取多種措施,以防過熱的房地產業出現「崩盤」,中國國家統計局依然預測,今年的房產價格將比上年上升8.3個百分點。

中央抑制房地產發展,是出於兩方面考慮:1、避免經濟發展過熱出現「硬著陸」;2、疏導資金,使其從房地產市場流向股市。未有跡象表明,後一目標者正在實現。今年7月,深圳華鼎市場調查公司在全國20個主要中心城市,對2,792名投資者進行了上半年收益狀況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上半年中小投資者虧損面由去年的80%上升至85%,表示將「增加資金投入」的人數僅佔3%。

滬深兩地股市分別建於1990和1991年。同銀行儲蓄相比,投資股票的回報似乎高出許多。所以,股票受到了眾多投資者的熱捧。既無替代投資工具,又無專業的背景知識,中國投資者僅憑著一份狂熱,便紛紛紮入了股市,最終把股市推向了低迷的深淵。

1998年到2000年,中國的上市公司從931家增至1,171家,但可流通股的市值翻了兩番,從5,740億攀升至16,100億元。同期,滬市A股(針對國內投資者發行)市盈率從34.4漲到59.1。

同美國90年代末的IT泡沫一樣,中國股市過熱,長期發展的勢頭難以維繼。2000年以前,公司能否上市的主要決定因素,並非公司業績,而是能否得到政府的垂青。當時,經過同各省市多輪的討價還價後,中國證監會宣佈一個配額制,規定各個地區上市公司的數目。在挑選自己的「明星企業」後,各省市將它們的資料上交,以待批復。整個過程非常不透明,導致此期間成功上市的公司良莠不齊。湧入股市的投資者對這些內情毫不知曉,常常被上市公司發佈的虛假資訊所蒙蔽。

2001年中國股市經歷了多次地震。(譯者按:4月26日,中國證監會宣佈對聯合操縱億安科技股價的廣東四家投資顧問有限公司作出行政處罰,沒收其違法所得 4.49億元,並罰款 4.49億元。中國「第一百元股」的秘密由此揭開。對億安科技的查處,引發股市多家莊股紛紛跳水。

國有股減持暫行辦法的出臺和最終暫停執行,是2001年中國股市最為重大的事件。6月12日,國務院發佈了《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暫行辦法》,確立了國有股減持主要採取存量發行,原則上採取市場定價方式。這令投資人看淡後市而紛紛拋售,致使7月24日滬深兩市大跌。10月23日,中國證監會宣佈停止首次發行和增發股票時出售國有股計劃。

8月上旬,市場績優藍籌股的代表銀廣夏A造假案被媒體曝光,再次引起股民恐慌。經中國證監會查實該公司虛構利潤高達7.45億元,之後多支績優股陸續被證監會立案稽查。同時,數家仲介機構或瘋狂造假或出具嚴重失實的審計報告的行為,也被大白於天下。)

月上旬,市場績優藍籌股的代表銀廣夏造假案被媒體曝光,再次引起股民恐慌。經中國證監會查實該公司虛構利潤高達億元,之後多支績優股陸續被證監會立案稽查。同時,數家仲介機構或瘋狂造假或出具嚴重失實的審計報告的行為,也被大白於天下。)

在這一連串的打擊下,投資者不但損失慘重,更完全喪失了對中國股市的信心。2000年末到2004年末,滬深兩市可流通股的市值從1.61萬億跌至1.17萬億元,雖然上市公司的數目從1,171家增加到1,372 家。

目前,上市公司總市值為3.2萬億元,但僅有31%,也就是9,900億元的股票可以流通。其餘的股票不可流通,由政府持有。今年4月29日,中國證監會發佈《關於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宣佈啟動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希望借此為社會保障制度提供資金。

該改革方案按三個步驟來實施:
1、挑選4家上市公司作為試點企業,要求它們就股權分置改革如何賠償與流通股持有者商議,並將最終方案提交股東大會。5月9日試點公司推出後的這一周內,三家上市公司的方案已獲得股東大會多數通過,另一家被否決。

2、 6月19日,中國證監會公佈了第二批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公司名單,42家上市公司步入第二批試點,寶鋼股份、長江電力等大型國有企業榜上有名。逾30家公司的改革方案已順利通過,長江電力、寶鋼股份兩傢俱有標桿性的大盤藍籌股公司的股改方案(每10股流通股送2~3股)均高票通過,其餘公司也將在近期審議完改革方案。

3、若前兩步皆能圓滿實現目標的話,政府將把它們的成功經驗向其餘的上市公司推廣。目前,中國已暫停所有的新股發行及二次上市。
流通股持有者將獲得配股或現金補償,不過這些都難以抵消全流通對股價的衝擊。股權分置改革一宣佈,股市繼續走低。

各上市公司的股權分置方案獲得通過,讓基金管理公司更感到壓力沉重,因為可流通股市值的22%由它們持有。6月5日,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在第29次基金業聯席會議上表示:「在證券市場發展的關鍵時期,基金管理公司一定要從資本市場的發展大局和基金行業持續發展的高度,充分認識股權分置改革的意義,共同推進資本市場的改革。」

為了挽救毫無生氣的股市,中國政府採取了多種措施來刺激需求:1、股民因分紅產生的個人所得稅減半。2、保險公司和社保基金允許股市投資。3、非流通股持有者與流通股持有者之間的股票交易免除印花稅。4、流通股持有者因股權分置而所得的配股或現金賠償免收所得稅。5、中國已宣佈擬將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的投資額度提高到100億美元,較目前已有的40億美元額度擴大60億美元。這是中國銀監會政策法規部副主任李伏安在5月時宣佈的。6、允許基金管理公司以持有的股票作抵押,進行融資。7、宣佈支援證券公司的計劃。自2002年實施佣金市場化政策以來,伴隨著證券市場的急速下跌,證券公司賴以生存的經紀業務規模不斷萎縮、盈利能力大幅下滑。中國證監會的資料稱,證券公司2004年至少虧損150億元。8、准許上市公司買入流通股,以提升股票價格。

儘管措施不斷,股市仍未有回暖的跡象。在2004年下跌15%的滬指,進入2005年後,跌勢不減,迄今已下跌17%。各類調查表明,投資者不願用血汗錢投進目前一路下滑的股市。

上市公司的營業及財政情況欠缺透明度,股東及行政人員隨意挪用公司資金,以及造假帳等種種現象影響了公司盈利的質量,同時也打擊了投資者對股市的信心。再者,有關政府部門沒有制訂和採取足夠的措施來打擊內部交易以及金融詐騙等案件,以保護股民利益。有法不依,執法不嚴是一個普遍現象。共同訴訟難以成立,而且至今所有的民事債權訴訟案的審判結果都對股民不利。最重要的是,中國的股市還處於不成熟的起步階段。所以股民在入股、買賣股票時通常都是盲從跟風,以致股市行情的不穩定性與成熟資本市場相比要高得多。這種目光短淺的投機行為與長線投資相反,其結果只會讓熊市每況愈下。

90年代初期,中央政府逐步取消了公共住房福利分配製度,首次開放了房地產市場。1999年北京決定進一步推行住房商品化,促進了房產的買賣活動;同時,國有銀行發放個人抵押貸款也提高了消費者的購買力,刺激了市場需求。徵收房產稅和出售土地使用權的所得給地方財政帶來了可觀的收入,因此地方政府大力推動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導致了泡沫現象的加劇。據悉,從2001年至2003年地方政府出售土地使用權的收入就達到了9,100億元人民幣(下同),而1998年該項收入僅有 67元。近年來,國際社會要求人民幣升值壓力不斷,大量海外遊資湧入中國購房置業,以圖人民幣升值並賺取差價。此外,房價只升不跌也刺激了國內購房轉手套利的投機活動。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各大城市中有20%的民用住宅以及35%的高級豪宅都是空置的。

近年來中國的房地產業投資過熱、增長過快,上海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據上海最大的地產網站「房產之窗」(www.ehomeday.com)報導,今年2月新樓盤的平均售價直逼13,000元/平方米,是去年6月(6,000元/平方米)兩倍多。銀行購房貸款過多是造成「虛熱」現象的主因之一。據中國人民銀行介紹,2004年上海76%的新增銀行貸款流向了房地產業。

從今年3月開始,中央政府宣佈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通過嚴控銀行貸款和打擊投機活動等措施來抑制房地產增長過快的勢頭。具體措施包括:自2005年6月1 日起,對個人購買住房不足2年轉手交易的,銷售時按其取得的售房收入全額徵收營業稅;銀行住房貸款利率上調0.2%;最低首期付款比例由原先的20%提高到30%;銀行不支持二次抵押貸款;上海針對高級豪宅的銷售稅及房產稅上漲一倍;國務院還公佈了保障基本住房建設用地的計劃。

以上種種措施為穩定房價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今年第二季度,全國35個城市的平均房價同比增長了8%,相比第一季度12.5%以及去年14.4%的增幅明顯減緩。據 「房產之窗」提供的資料顯示,上海7月份新建住宅的平均售價已從今年2月的13,000元每平方米跌至7,200元每平方米。

今年5月,央行針對城鎮居民存款做了一項調查。結果發現,計劃秋季購房的居民只有19.1%,比第二季度下降了29%。儘管消費者可能會因為中央宏觀調控而推遲購房計畫,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對房地產市場喪失了興趣。國家統計局7月的調查顯示,近70%的受訪者認為房價仍會繼續攀升,而認為房價會走低的人只有11%。

投資過熱的房地產業是中央進行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之一,因此不少投資者都將眼光移向別處。在這一背景下,自1981年開始發放的國債再次吸引了投資者的注意力,儘管國債的回報率僅僅稍高於存款利率。兩者相較,3年期和5年期國債的利率只比同期定期存款的利分別高1.3%和2.1%。由於股市風險高、不穩定性強,投資者越來越傾向於放出股票、買入國債以追求穩定的回報率。央行5月公佈的調查報告顯示,17.3%的受訪者認為國債是最佳的投資工具,比上季度增長了39%;而認為股票是最佳投資選擇的人只有5.6%,比上季度減少了一半。

除了國債之外,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也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目前,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光大銀行以及中國民生銀行都已經推出了各自的個人理財業務,整合了建設銀行儲蓄、貸款、銀行卡、證券、基金等多種個人金融產品。這種個人理財的投資不僅承諾歸還本金,而且回報率也遠高於存款利息。例如,中國建設銀行推出的個人理財產品的回報率就是普通存款利息的1.7 倍。渣打、花旗、匯豐及ABN Amro等外資銀行也紛紛向該領域進軍,以高收入人群為主要客戶對象。

據估計,以控制銀行借貸、抑制房地產為目的的宏觀調控措施短期內不會有所改變。但是專家認為房價不會進一步大幅下挫,因為市場普遍預期人民幣仍有升值的空間。一方面,在收緊土地使用審批權等中央措施的影響下,房地產供應的增長應該會減速。另一方面,房地產不僅僅是一種投資方式,而且也是民生之本,因此市場對住房的需求量仍然很大。

如果投資者對股票市場信心不足的現象得不到改觀,短期內將不會出現資本大規模從房地產業向股市轉移的跡象。目前的股權分置改革正鬧得沸沸揚揚,但是否能扭轉上市公司黑箱操作及提高股票的回報率還是一個未知之數。由於國有股減持將會是一個長期、逐步的計畫,因此行政干預或政治影響上市公司操作的現象仍將長期存在。在相關法製法規尚未健全的情況下,仿造假賬、挪用公款等違法行為就難以杜絕,那麼股民也就得不到應有的保障。在這方面,有關政府部門應該改善債權訴訟案的法律環境,並且嚴懲造假賬等違法操作,才能重建股民的信心。

其次,嚴格控制上市門檻、規範交易所操作行為對於重振股票市場也十分重要。目前,國內公司上市必須滿足以下幾個條件:公司成立時間須在3年以上,最近3年連續盈利;公司在最近3年內無重大違法行為,財務會計報告無虛假記載;公司股本總額及股東人數達到法定具體標準。而退市條件則有:最近兩年連續虧損的公司將會被特殊處理,戴上「ST(Special Treatment)」的帽子;公司最近三年連續虧損將會被停牌,並且在停牌之後的十個工作日內宣佈退市;不按規定公開其財務狀況,或者對財務會計報告作虛假記載,並且在6到12個月內不予整改的公司將會被除名。然而在實際操作中,被特殊處理或停牌的股票卻很少被除名。事實上,股民常常將這種股票列為投機首選,期望其副屬公司或者政府部門會挽救股票發行公司。奇怪的是這種投機活動卻屢屢湊效。因此,只有遵循「優勝劣汰」的遊戲規則、嚴格執行除名規定,才能保障股市健康發展。

從1995至2002年,美國三家股票交易中心就刷掉了3,600多家不合格的上市公司,而中國從1999到2004 年只宣佈了21家公司退市。這個巨大差距說明中國應該實行更嚴格的上市要求,比如說將市場資本、平均收市股價、成交量等等列入上市條件之中。這樣不僅能夠大大減少投機性的股票,而且也督促上市公司規範自己的操作。

隨著中國經濟特快列車的步伐,中產階級的隊伍也會更加壯大。對房地產和股票市場來說,他們仍將是最具潛力的投資來源,但前提是兩者的操作必須更加規範,回報率要更高。一方面,有關政府部門應該通過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增加公司資訊的透明度及完善相關法規等手段來重建投資者對股市的信心。另一方面,政府還應該適當放緩房地產業的發展速度,避免黑箱操作以及提供真實的統計資料來幫助投資者做出更理性的投資決策。
年中國股市經歷了多次地震。(譯者按:4月26日,中國證監會宣佈對聯合操縱億安科技股價的廣東四家投資顧問有限公司作出行政處罰,沒收其違法所得4.49億元,並罰款 4.49億元。中國「第一百元股」的秘密由此揭開。對億安科技的查處,引發股市多家莊股紛紛跳水。(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高價股領軍抗跌 台股終場以6241.92點作收
需求強勁促使亞太地區辦公室租金上漲
利率是觀察油價影響經濟體重要指標
八月十七日全球財經要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