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神童接連殞落 少年班惹爭議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8月29日訊】最近,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首批學員回母校聚會,立即有媒體披露該班上昔日大名鼎鼎的「神童」寧鉑如今出家為僧、干政「自我封閉」、謝彥波「有心理問題」的「不幸」命運,眾人矚目的少年班辦學模式也因此引發各界的爭論。

據新京報8月29日報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1978年3月成立了中國大陸第一個少年班,截至目前,已招收29期共1134名少年大學生。27年前,寧鉑、干政、謝彥波這三人是紅透大江南北的「神童」,而今,他們出家的出家,避世的避世,離大家的期望距離甚遠。
其實,少年班從開辦以來,就一直爭議不斷。當然,反對者有反對者的理由,贊成的有贊成的道理。甚至連寧鉑的同班同學也分成兩派,一派認為「以自己的感受而言,中國不能沒有少年班」,一派則認為「如果讓我重新選擇,我絕不會去少年班。」

反對者稱其是「拔苗助長」、「摧殘人才」、「根本上的失敗」。一位網友的話代表了這部分人的觀點,反對把小孩子送去讀大學,他們身心還未成熟就去接受高深的大學教育,很容易犯錯誤。少年班該停辦了。一位全國政協委員還曾提交了一份《請求停辦少年班》的提案。

據瞭解,科大少年班幾乎每年都有1至3個「問題學生」被退學,有的自控力差、貪玩、學業跟不上,有的品行不端,還有的出現了嚴重的心理問題。也有個別學生因為生活不能自理被休學。

曾被譽為「神童」的王思涵14歲時以572分的高考成績考進瀋陽工業大學自動化專業。曾經頂著「神童」光環越進入大學就讀的王思涵,入學後成績卻一直處於末流。他今年本應從大學畢業,卻因為多門成績零分,而被學校「責令退學」。年齡小對大學的不適應,是導致王思涵學業跟不上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過,分管少年班工作多年的中科大副校長程藝說,這些現象在普通的大學班級同樣存在,不是少年班的特有產物。從總體看,少年班學生在中科大優秀學生中占很大比例。

據學校跟蹤調查,少年班畢業生成才率非常高,85%以上考取國內外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研究生,三分之一獲得博士學位,比例遠高於本校普通本科生。其中數百名傑出人才活躍在國內外知名學府、科研機構和經濟領域,一般在30歲左右就做出了令世界矚目的成績。

有專家指出,評價教育應該注意用統計的辦法,不能因少數失敗而否定全盤。教育成功與否需要有較長時間的積累。

還有分析認為,「神童悲劇」雖與少年班辦學模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從根本上講是社會功利所致。可以說,現今社會的「神童」往往都被烙上了家長、學校和社會的功利痕跡,過分地拔高、放大和神化孩子,一味地追求孩子將來的「輝煌成就」。

這種期望值越高,對孩子的發展就越不利,失落也就越大。從公眾對「神童出家」的一片惋惜聲中,就可看出社會普遍存在的這種功利心態。@(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體壇海內外傳佳音 提高國際知名度
撞球球王奪冠夜 魅力「吳」法擋
10歲電腦神童 全球最小微軟認證工程師
中國第一神童寧鉑出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