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能源風暴亞洲各國傷神

標籤:

【大紀元8月30日訊】〔自由時報編譯張其賢╱綜合29日外電報導〕石油價格不斷攀升,大幅仰賴石油進口的亞洲國家備受衝擊。油價飆漲不僅減緩亞洲經濟成長,也可能引發國內政治不安。要如何安然度過這一波能源風暴,已成為亞洲各國政府的迫切議題。

泰國政府原本以補貼方式平抑國內油價,但在花掉二十五億美元補貼金依然無效之後,泰國政府已在今年夏天宣佈放任柴油價格上漲。投資專家戴維斯表示,泰國政府對油價飆漲因應失策,導致投資人對該國經濟失去信心,泰銖也面臨貶值壓力。戴維斯估計泰國今年經濟成長率可能只剩二%,不到原先預期的一半。

印尼在耗費六十四億美元儲備金平抑油價之後,總統尤德約諾不顧全國各地反對聲浪,決定取消補貼,以免拖垮印尼經濟。在印度,國營能源公司正承受巨大虧損,預料政府近期內將被迫調漲國內油價,然而此舉勢將引發民間抗議,部分共產黨控制地區甚至可能出現大規模政治動盪。

中國一直對國內油價採取高補貼政策,結果導致國內煉油廠因不堪虧損,選擇減產或將汽油出口,最後造成市場上油品供應短缺,廣州日前已出現搶油情形。為解決供應短缺,中國政府未來可能會調漲國內油價,但此舉不僅會引發民怨和通貨膨脹,還會減緩中國經濟成長。

為避免高油價帶來經濟政治衝擊,亞洲各國政府已開始實施各項節約能源措施,並呼籲民眾改變生活習慣。菲律賓讓勞工週休3日;日本上班族被要求關掉冷氣,改穿短袖襯衫並不打領帶;中國除下令政府機關人員脫掉西裝改穿短袖外,也規定冷氣溫度的設定不得低於攝氏二十六度。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 )估計,中東及中亞的石油出口國今年將因油價上漲多賺一千億美元;而在這波油價狂飆中受創最重者,則是東歐與非洲國家的窮人,因為他們主要仰賴煤油煮食與取暖。

然而調查顯示,高油價並未影響亞洲各國民眾的購車慾。根據「亞洲汽車資源」研究公司的數據,中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台灣和泰國的汽車銷售,在6月裡均有增加,只有印度、印尼和日本下滑。該公司的曼谷研究中心主任邦奈爾表示,整體而言,東南亞、中國和印度等國的汽車銷售依然強勁,高耗油的運動休旅車在亞洲依然熱賣。

相關新聞
卡特麗娜颶風使石油價格爆漲
油價破70美元關卡 世界經濟前景令人擔心
油價突破70美元亞洲股市下跌
油價高企 小巴申請加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