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能源风暴亚洲各国伤神

标签:

【大纪元8月30日讯】〔自由时报编译张其贤╱综合29日外电报导〕石油价格不断攀升,大幅仰赖石油进口的亚洲国家备受冲击。油价飙涨不仅减缓亚洲经济成长,也可能引发国内政治不安。要如何安然度过这一波能源风暴,已成为亚洲各国政府的迫切议题。

泰国政府原本以补贴方式平抑国内油价,但在花掉二十五亿美元补贴金依然无效之后,泰国政府已在今年夏天宣布放任柴油价格上涨。投资专家戴维斯表示,泰国政府对油价飙涨因应失策,导致投资人对该国经济失去信心,泰铢也面临贬值压力。戴维斯估计泰国今年经济成长率可能只剩二%,不到原先预期的一半。

印尼在耗费六十四亿美元储备金平抑油价之后,总统尤德约诺不顾全国各地反对声浪,决定取消补贴,以免拖垮印尼经济。在印度,国营能源公司正承受巨大亏损,预料政府近期内将被迫调涨国内油价,然而此举势将引发民间抗议,部分共产党控制地区甚至可能出现大规模政治动荡。

中国一直对国内油价采取高补贴政策,结果导致国内炼油厂因不堪亏损,选择减产或将汽油出口,最后造成市场上油品供应短缺,广州日前已出现抢油情形。为解决供应短缺,中国政府未来可能会调涨国内油价,但此举不仅会引发民怨和通货膨胀,还会减缓中国经济成长。

为避免高油价带来经济政治冲击,亚洲各国政府已开始实施各项节约能源措施,并呼吁民众改变生活习惯。菲律宾让劳工周休3日;日本上班族被要求关掉冷气,改穿短袖衬衫并不打领带;中国除下令政府机关人员脱掉西装改穿短袖外,也规定冷气温度的设定不得低于摄氏二十六度。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IMF )估计,中东及中亚的石油出口国今年将因油价上涨多赚一千亿美元;而在这波油价狂飙中受创最重者,则是东欧与非洲国家的穷人,因为他们主要仰赖煤油煮食与取暖。

然而调查显示,高油价并未影响亚洲各国民众的购车欲。根据“亚洲汽车资源”研究公司的数据,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台湾和泰国的汽车销售,在6月里均有增加,只有印度、印尼和日本下滑。该公司的曼谷研究中心主任邦奈尔表示,整体而言,东南亚、中国和印度等国的汽车销售依然强劲,高耗油的运动休旅车在亚洲依然热卖。

相关新闻
卡特丽娜飓风使石油价格爆涨
油价破70美元关卡 世界经济前景令人担心
油价突破70美元亚洲股市下跌
油价高企 小巴申请加价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