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人工新汴河沈船 9人溺水身亡

標籤:

【大紀元8月30日訊】“船行至河中央時,一個浪打過來,水沖進了船艙中,漁船就像碗翻了一樣往下沈,轉眼就什麽都沒了……” 今年64歲的老人趙老漢是此起事故中的3名幸存者之一。回憶起當時的情形,老人依然感到膽戰心驚。

據東北新聞網報導,昨日上午,居住在新汴河北岸的安徽靈璧縣廟王村大曾村民組12名村民乘坐一艘廢棄的漁船,從新汴河北岸趕到南岸去捉地裏的豆蟲。中午11時左右,12人又乘坐漁船准備回家吃飯,小漁船在行至該河中央時被大浪擊沈,有9人不幸溺水死亡。

當地村民的得到消息後,趕到現場救援,用漁網撈,潛水搜索。下午1時許,打撈起三具屍體。其中一男一女兩個少年屍體打撈上岸。認識他們的人說,他們今年一個14歲,一個17,是姐弟二人。一名婦女。下午3時57分左右,又一具屍體被打撈上岸,發現她早已停止呼吸。4時50分,其余4名村民的屍體也從水中被打撈上岸,分別是一名男子,一名婦女,兩名少女。至此,8具屍體打撈上岸。

8月30日中午,滿載村民的小漁船河中翻沈,事故中3名幸存者之一的趙老漢,憑著多年的水性,很快遊到了河的對岸。與趙老漢同時遊上岸的,還有大曾村民組今年40多歲的女子卓某,上岸後,趙老漢發現,河水中還有兩人在掙紮,與聞訊趕來的村民劉某一起下水救起這兩人:村婦朱某和張某。不幸的是,63歲的張某被救上岸時,搶救無效身亡。

今年37歲的村民曾某和自己的一對兒女,一家三口全在此起事故中遇難,家中只剩下年邁的老母親和妻子。“家裏的頂梁柱沒了,這一家人以後該怎麽活呢?”一些熱心的村民說。

捉“豆蟲”是眼下各大賓館飯店檔次比較高的名菜,價格比較高,所以當地的百姓經常捉來賣。據悉,現在正是“豆蟲”的蟲子生長旺盛的季節,這種蟲子是因下雨天蟲子爬出土比較好找,因此大曾村的村民當天便來到河對面捉蟲子。

“一公斤的豆蟲只能賣到兩元錢。今年發洪水,收成不好。很多村民便想捉些豆蟲賣,沒想到卻出事了!”村民曾老太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難過得說不出話來。窮困的農民爲這一公斤兩元錢也要铤而走險,廟王村大曾村民組的沒想到悲劇就在這時候發生了。

據悉,新汴河是安徽省于1966年至1971年開挖的一條大型人工河道,因臨近廢棄的隋炀帝時開挖的汴河故道而得名。新汴河長127公裏,跨豫、皖、蘇3省。河道上建有3個梯級的水利工程。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蘇州襲擊事件後 旅居上海的日本人提高警覺
【新聞大家談】美國會眾院通過重磅法案
台商如何全球布局和行銷世界 專家分析
中國經濟蕭條到處可見 商場門庭冷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