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玻璃娃娃上國中母子三人行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3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本身是玻璃娃娃的婦人蕭琇文,昨天一早帶著也是玻璃娃娃的一對兒女,到桃園市同德國中報到就讀。這個一家三口都是玻璃娃娃的家庭,期待在新學校開啟另一階段新生活。

蕭琇文前兩天曾帶著這對兒女,特地從桃園巿趕到台北聲援陳同學,她認為好心幫忙不該被苛責,縱使小孩再獨立,日常生活求學,還是有賴各界援手及適時拉一把。

單親的蕭琇文昨騎著殘障機車載著相差一歲的女兒玉芬、兒子紹興,母子三人一同到同德國中上學,隨車也攜帶一部輪椅,供姊弟倆輪流使用。

離開讀了六年的蘆竹鄉大竹國小來到桃園巿同德國中,新環境,加上顏姓玻璃娃娃摔死、陳同學被判賠,可能引發的愛心「寒蟬」效應,一家三口原本有些忐忑,但看到同德國中完善的無障礙設施,就興奮選擇到此唸書選對了。

昨天是開學第一天,陪讀的蕭琇文志願擔任學校義工媽媽留在輔導室就近幫忙,玉芬、紹興則分別在隔壁班教室上課。

罹患學名「成骨不全症」的蕭琇文身高只有一百二十五公分,自幼行動不便,但志氣、毅力,從沒有因為身高、身體有缺陷而輸人。

不巧的是兩個孩子都遺傳她的症狀,因此蕭琇文的先生在多年前選擇遺棄了三個「娃娃」離家後,由她自己獨立扶養兩個孩子,家計全靠縣府的低收入戶補助及身心障礙津貼,或自己做手工的零星收入。

蕭琇文不清楚玻璃娃娃病症會遺傳,在女兒出生時,因女兒雙腿有多處骨折,才確知女兒也是玻璃娃娃病症;在懷第二胎時,醫師判定遺傳的機率相當高,但蕭琇文仍堅持生小孩,所以紹興就出世了。

蕭琇文走過四十年的辛酸路,兩個小孩雙腿佈滿十幾次手術留下的疤痕,她沒有埋怨,時常告訴小孩,頭腦不輸人,只要努力一樣可以出頭天。

迎接玻璃學子同德國中無障礙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桃園市同德國中昨天敞開校門歡迎蕭琇文一家三口玻璃娃娃上學,看到三人和正常學生一樣上課、用餐,校長劉文韻強調,只要有需要,全校師生都樂於幫忙。

劉文韻說,同德國中成立才三年,但無障礙設施「一期比一期好」,校園內普設無障礙坡道,單是走道就有五米寬,各樓層還有電梯、殘障廁所,當初住在桃園市與蘆竹鄉交界的蕭琇文經過同德國中時覺得很不錯,早在子女於國小尚未畢業前,就帶著他們到校參觀。

劉文韻說,無障礙設施可不是專為身心障礙者而設,正常人也有不方便的時候,不小心受傷了,拄著柺杖就需要方便的無障礙設施。

之前,無障礙協會訪視同德國中,發現學校的無障礙樓梯扶手施設太粗,後來校方決定從善如流,在內側增設時變小,以方便手掌使力。

劉文韻說,她永遠記得紹興站在校園中庭吹著迎面而來的清風時臉上呈現很滿足的表情。

立委籲強化公民教育

〔記者張瑞楨╱豐原報導〕玻璃娃娃死亡賠償案,引發社會好心沒好報的寒蟬效應,但這項後遺症可望從「公民教育」中化解。

立委徐中雄昨日邀請專家學者,到豐原國小肌肉萎縮症學童曾意倫的班級,教導學童建立助人與被幫助者雙方的「同理心」觀念。

徐中雄指出,健康教育只能讓學童認識「病」,「公民教育」課程卻能讓學童認識「人」,他認為台灣在無法立即普遍設置無障礙環境之下,「公民教育」可化解玻璃娃娃死亡賠償案衍生的後遺症。

曾意倫昨天也讓同學幫她推輪椅,同學異口同聲說,幫助曾意倫的時候,會更加謹慎小心。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