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布袋戲打造台灣版的迪士尼(二):多角化的延伸

子盈

標籤:

【大紀元8月4日訊】今年的過年節目中,霹靂集團所推出的新年特別節目「嬉遊記」,打破以往讓劇中主要角色拍攝賀年節目的手法,而是在中國傳統小說《西遊記》的框架下,以逗趣的方式拍攝出西遊記的「歪傳」,不但內容輕鬆、詼諧,讓本來沒有看過霹靂布袋戲的人能很快地接受、融入(當然,有些笑點還是要長期浸淫在霹霹系列劇集之劇情中的人才能夠體會)。由這個角度出發,吾人認為台灣布袋戲的內容可以採用多種方式進行延伸。

第一,以較輕鬆、詼諧的手法包裝中國傳統著作(不限定在小說類),如《三國演義》、《封神榜》、《孫子兵法》、《老子》、……。其實,中國傳統著作在國際上一向有蠻高的接受度,舉例而言,《老子》是世界上僅次於聖經的最高發行量的書籍,《三國演義》長期以來受到日本讀者的喜愛,光是遊戲軟體、漫畫、動畫就不知道產生過多少不同類型的產品與版本,另外,蔡志忠的《大醉俠》、《光頭神探》、《肥龍過江》、《水滸》、《聊齋》、《西遊記》…等作品,在台灣、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美國的報章、雜誌上無所不在,漫畫古典文學的《莊子說》等創意亦得日本、美國、大陸、新加坡、韓國……等近二十種語文版的推薦、肯定,迴響極為熱烈。因此,相信能傳達中國思想與文化特色的傳統著作,在國際市場實是具有相當的接受程度,若能以布袋戲此種傳統藝術的手法表現出來,相信將更能獲得國際市場的青睞;此外,可根據不同的市場需求,拍攝「正史版」與「歪傳版」,可以讓布袋戲的產品線更多元化。

第二,拍攝西洋的傳統著作。既然中國的傳統著作都可以拍攝了,當然也可以拍攝西洋的名著,現今霹靂布袋戲系統中,早早就有非傳統造型的人物設計,如霹靂狂刀之創世狂人中出現的「高三甲」,便是以日本的高中學生服作設計,霹靂英雄榜之風起雲湧系列中出現的「神秘西洋女劍客」,則是身著一襲白色的西洋劍士服、手使西洋劍;到了最近,霹靂劫之闍城血印、霹靂劫之末世錄等劇集更以西洋吸血鬼作為要角,可見布袋戲之求新、求突破。因此,如沙翁名著、伊里亞德、木馬屠城記、茶花女、唐吉軻德…等舉凡電影可以拍攝的作品,當然也可以透過布袋戲演出。如此一來,不但可以讓外國人加深對台灣傳統藝術的印象、拓展台灣的國際形象,亦可以讓台灣的兒童或青少年認識外國文化,理解外國的人文思想。

第三,將現有的人物以外傳的方法,另外發展故事。舉霹靂布袋戲為例,戲中許多角色如崎路人、海殤君、非凡公子、雲門八采…都廣受長期觀看霹靂戲迷的喜愛,他們在劇中的消逝也造成戲迷的傷心與不捨,許多戲迷以自己的想像創作出了許多同人誌作品,為各個戲偶延續生命。因此,可以考慮將那些具有相當雄厚戲迷基礎的角色,另拓新天地,拍攝如外傳之類的故事,如此作法不但不影響「正史」的情節進行,亦可以滿足戲迷們的需求、無限延長角色的壽命,甚至可以不受正史的故事框架影響,另行發新的故事。以霹靂布袋戲的「非凡公子」一角為例,非凡公子自小在東瀛長大,所習武功亦為忍法之類,後因養父被殺,千里尋兇至中原,才捲入中原武林的爭鬥中;由這個角色背景來看,便可以他在東瀛的少年時期發展外傳故事,因此,便可以以日本的舞台,將日本相關的人文風俗納入設定,達到豐富、深化布袋戲發展的效果。

當然,可以將布袋戲多角化的方式仍有許多,吾人在此所提出的想法僅作拋磚引玉之用,目的當然是希望能保留布袋戲這項長久以來在台灣發芽、茁壯的傳統藝術文化,甚至可以之作為文化產業,行銷到全球各地。@(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香港迪士尼開園前大肆捕捉流浪狗引爭議
組圖:女星妮可萊特性感亮相ABC TCA派對
蔡依林兩岸三地紅不讓 傳迪士尼將邀錄製專輯
加州迪士尼雲霄飛車意外 至少14人受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