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矛盾 動亂日增

標籤:

【大紀元8月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忠榮╱台北報導〕中共對台大打「農業統戰」,根據陸委會內部分析報告指出,大陸整體發展不巫的夢魘正困擾中國當局,中國對內部社會控制能力下降,體制性風險正逐步升高。

陸委會表示,近期以來,中國大陸社會問題與社會矛盾日益激化,2003年中國共發生五萬八千多起社會動盪事件,平均每天發生一六○起,是十年前的七倍。

儘管台灣水果在中國受到歡迎,但陸委會提醒指出,那只有在中國少數幾個大城市而已,一般中國民眾根本買不起。

陸委會表示,近年來中國民眾示威、抗爭活動發生頻率及參與人數均不斷升高,2000年中國大規模示威抗議達三萬起;2002年共發生九四一○○起,總參與人數一千六百萬人次。去年5月參加示威抗議請願活動人數近一五五萬人次;同年六至7月,中國十五個省市就有超過三百萬農民參與抗爭;同年9月有三一○萬人次參加遊行、示威等抗爭。

陸委會分析,中國內部社會動盪的根本原因,是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因制度性因素造成利益重分配存在極大不公平,人民的「相對剝奪感」隨之而起,在無力保衛自己權利、上訴無門,和公部門對話管道不存在情形下,只有走上抗爭與暴力洩憤一途。

中國已成不定時炸彈

記者黃忠榮╱特稿

中國近年群眾抗爭事件不斷升高,原因是社會潛藏著極大的不公平,猶如不定時炸彈埋藏在地底下,何時會引爆無人得知,但如果台灣將中國市場幻想成黃金天堂,絕對得不償失。

根據統計,中國的人均年收入約一千美元,還不到台灣的十分之一,而在台灣水果經過運輸、耗損、關稅、營業稅等成本,在中國的賣價就一點都不價廉,可以說絕大多數的中國民眾並無能力購買。

但在兩岸部分人士的刻意操弄下,兩岸媒體對台灣水果的報導已呈現「比例的失衡」,少數幾個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民眾購買的畫面,卻被大幅報導成台灣水果好像已在中國普遍熱銷熱賣;另一方面,中國日益嚴重的群眾抗爭事件卻乏人問津、報導。

陸委會報告明確指出,中國若不能處理民怨、解決貪腐問題及社會不公現象,有可能導致共黨政權的崩潰。在中國這樣的不穩定社會中,要想有穩定的市場,那是癡人說夢,台灣還是應該多把出口市場放在穩定進步的國家才是正道。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李家同:讀者
李家同:讀者 人氣 43
北京學者:中國社會進入高風險期
尼日面臨嚴重飢荒  聯合國呼籲全球緊急救援
以將實施行政監禁  防猶太極端份子滋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