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發展微型企業有助減輕失業問題

標籤:

【大紀元8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八日電)近日媒體報導因失業率和物價居於高檔,台灣痛苦指數攀新高,中華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杜英儀表示,據統計,台灣有57.5%製造業和82.2%的服務業屬於5人以下微型企業,政府應加以重視,並提出適當政策,有助減輕失業問題。

據2004年台灣失業率及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分別為4.44%及1.62%,合計6.06%,數字創下二次能源危機以來新高,引發高度矚目。

杜英儀在經濟部投資業務處最新出版的「台商e焦點電子報」中指出,受全球景氣低迷以及產業西移中國影響,台灣失業人口增加,確是一項問題。

參考世界各國處理失業問題,通常採用社會救濟方式協助失業者,但失業救濟措施是較消極作法,在西方社會福利國家甚至出現降低失業者就業意願、依賴救濟金度日負面效果。

但獎勵微型企業發展,不僅僅是自我聘僱、改善個人生活,若發展良好還可創造工作機會、增進社會與經濟福祉,逐漸成為解決失業問題新興政策工具。尤其據2001年工商及服務業普查統計,台灣有57.5%的製造業和82.2%的服務業是屬於5人以下的微型企業,顯見若擴大發展,對降低失業率應有所助益。

杜英儀強調,展望未來,知識經濟興起、台灣朝向服務業發展,以及科技進步所產生的新營運模式(如網路交易)等因素,應使微型企業在未來發展更為重要,雖然台灣有「微型企業創業貸款」,以協助中高齡失業者創業,但仍然不足,政策當局應看的更遠,並提出適當政策。

相關新聞
勞團:勞退新制未幫助中高齡突破就業障礙
香港政府設基金助隱蔽青年就業
中高齡失業依舊 勞工痛斥勞退新制是騙局
姆貝基說明南非抗貧與降低失業率施政目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