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台五年增加三成 每年近千紅唇族有口難食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9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鈞凱台北十日電)台灣口腔癌病患正急速增加中,據統計,台灣近五年口腔癌發生增加率高達三成,嚼食檳榔成為主要致癌原因,其中每年有近千名「紅唇族」,面臨口腔黏膜下纖維化問題,造成嘴部開口困難,不僅有口難言,更影響患者日常進食。

台灣嚼食檳榔人口高達三百萬,連帶也造成發生率年年攀升,據衛生署統計,口腔癌二00一年時,已高居二十五歲至四十四歲、男性青壯年癌症發生率首位,且近五年來,發生率增加達三成。

此外,台灣每年平均新增約三千名口腔癌病例,其中有高達三分之二死亡,另有近三成病患,罹患有口腔黏膜下纖維化,造成嘴部肌肉硬化、開口不到二公分,難以進食,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高雄榮民總醫院牙科部主任梁錦榮表示,由於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的前期病症並不明顯,不疼不癢,因此當嘴巴裡開始出現白斑或潰瘍時,一般民眾總不以為意,只認為是火氣大所致,直到纖維化越來越嚴重,嘴巴越張越小,甚至嚴重到張不開嘴巴再來求醫時,往往已為時太晚。

梁錦榮說,現有的口腔黏膜下纖維化治療方式,只能夠治標而不能治本,儘管透過手術補皮,可以幫助病人順利開口、恢復外觀,不過,卻無法保證能阻止病情繼續惡化成癌症;臨床上更曾遇過有病人在恢復能進食後,又繼續吃檳榔導致復發的例子。

奇美醫學中心口腔顎面外科主任劉巡宇則指出,國內口腔癌已有年輕化的傾向,且好發在二十至三十歲的男性身上,尤其又以中南部的勞工階段為主,目前甚至連兵役體檢都將口腔黏膜纖維化,列為不用當兵的項目之一。

劉巡宇建議,身為高危險族群的檳榔、吸菸民眾,都應養成每二至三個月,定期檢查口腔的習慣,如果口腔內出現白斑或潰瘍超過二個星期仍未痊癒,也要立即就醫,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降低致癌的可能性。

相關新聞
嚼檳榔兩個月 口腔癌找上門
肉毒桿菌瘦臉 意外戒掉檳榔
中國十大名茶中唯一的紅茶:祁門紅茶
茄子營養價值高 教你不吸油的茄子烹飪方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