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簡:中共對美外交緣何前倨而後恭?

標籤:

【大紀元9月11日訊】在胡錦濤訪美之前的一個多月,中共政府為了改善與美國日趨緊張的關係,幾乎是做了一系列急風暴雨似的努力。為了與美國國會「修好」,邀請眾議長哈斯特率領由19名議員組成的美國國會訪華團訪問中國,又當面向哈斯特等確認,中國將訂購50架美國的波音客機。

  為了沖淡因朱成虎核威脅言論與中俄聯合軍演而造成的好戰形象,9月1日,中共政府發佈《中國的軍控、裁軍與防擴散努力》白皮書,表示「中國願與世界各國一道,繼續積極致力於國際軍控、裁軍和防擴散事業。」 9月3日,中國政府又宣佈向美國捐贈500萬美元救災款,並將胡錦濤訪美日期延後兩天,以適應美國政府忙於救災的狀態。所有這些,都可以看作是急慾與美修好的姿態。

  而就在此前不久,在中美關係中,中國政府還玩了一系列動作,這些動作越來越逼近美國設定的底線:全球軍事部署與美國的能源安全戰略。比如中俄兩國政府將支持中亞地區「顏色革命」的美國視為「黑手」,迫使吉爾吉斯坦要求美國撤軍;在五角大樓的《中國軍力報告》造成的緊張感還未消散,又與俄國舉行目標明顯針對台灣即美國的聯合軍演;為了插足巴庫-第比利斯-傑伊漢管道工程,開出瘋狂天價收購該工程的股東之一優尼科。尤其是朱成虎對美國放言核威脅之後,「中國威脅論」在華盛頓已經如烏雲壓頂。胡錦濤的接待規格之所以是「工作訪問」而非「國事訪問」,就是因為目前兩國關係現狀所造成。  

中國政府也知道這個急轉彎難於取信於人,因此通過外交部官員向西方記者放話:中國尋求改善與美國國會關係,目的是想讓美國放鬆對中國的高技術出口管制,同時也想敦促華盛頓不要把經濟問題政治化。

  這其實是遁辭。說穿了,近期原因有這麼幾個:在由中國全數買單的中俄聯合軍演中,中國已經明顯感覺到俄羅斯那種從骨子裡透出來的蔑視。更何況俄方已經公開表態,決不會介入台海戰爭。而歐洲政局的變幻,也使歐洲一些國家開始考慮不要跟著法國希拉克反美的步子起舞。中國與近鄰日本之間的敵意也正在不斷上升,並蔓延到民間。而在中國有巨額投資的新加坡也將軍事基地借給美國,在此情此境當中,哪怕僅僅是出於利害考慮,中國當局也希望不要將中美兩國之間的關係弄得過於緊張。無論如何,此時此刻,挑戰美國實在不智。

  問題是中共為甚麼要視美國為敵?這有兩重原因,首先,抗衡美國是為了維持國內極權政治與意識形態的需要。國內一些研究中國外交戰略的學者早就指出,中國抗衡所謂美國霸權主義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眾多西方國家(包括日本)中,真正在意中國政治制度與人權狀態的只有美國,因為美國一向以推行美國民主價值觀為己任,在世界各國因經濟利益而放棄對中國人權狀態的批評時,美國還堅持不懈地要求中國政府改善本國人權狀態。

  這使得一心一意要維持極權政治的中共政府非常惱火,因此「反美」成了現實政治需要,通過否定美國的霸權主義來否定美國的民主政治與以個人主義為基礎的自由主義觀念,在中國國民當中造成美國民主制度惡劣的印象。從今天的青年人對待美國的態度來看,這種意識形態教育產生了相當大的作用。

  第二個原因則必須從中國政治的文武關係來探討。從中國國內政治來看,日漸坐大的軍方勢力從自身利益考量,也必須讓自己的國家保持有「敵人」的狀態,這樣可以使軍方的政治地位及軍事預算大大提高。幾年前,研究中美關係的學者就指出,假如中共視美國為敵人,那美國一定會變成敵人。從近幾年兩國關係來看,這種既非戰略夥伴、也非敵人的狀態還能保持多久,必須看中國的文官系統能否有足夠的力量制衡軍方。

  想明白了這些問題,就能夠摸清中國政府在中美關係上為甚麼會如此走棋。 (華夏電子報)◇(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太史簡: 世界人權史上的黑色幽默
太史簡﹕抨擊中共──美國大選中的一個話題
「人民戰爭外交秀」能軟化中美貿易爭端?
太史簡:最歧視海外華人的究竟是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