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地熱與風力 太陽能發電成德國當紅產業

人氣 7
標籤: ,

【大紀元9月2日報導】德國環保產業專題報導五之二(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二日電)再生能源除生質能,近十年,地熱發電也成德國社區型發電廠選擇之一,而風力發電所用風力機矗立於草原上,已經是德國往北主要幹道兩旁的常見景觀,太陽能則是德國最強力推廣的項目。

在德國政府的鼓勵下,社區型發電廠逐步興起,德國深諳再生能源與氣候關係密切,為提高再生能源的穩定性,德國不斷發展多元再生能源,以分散風險方式,讓德國再生能源不斷強化。

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系教授戴秀雄說,即使德國四大電廠,都設置再生能源部門,連利益原本衝突者也醒悟,未來只能發展再生能源,事業體才能永續生存。

除了歐洲普遍發展的生質能,「地熱發電」也投入德國社區型發電廠之列,以設在Neustadt-Glewe的地熱發電廠Wed Geothermal power planet為例,已有十年歷史,設立於一九九四年左右,可供應五百戶家庭使用等。這家電廠當年下鑽二千二百公尺,企圖運用地熱能源發電的儀式,還引起媒體報導,留下歷史性畫面。

「風力發電」方面,台灣新竹沿海所用風力機,正是來自德國風力機廠Enercon,專案經理PeterKlessascheck說,自二千年再生能源法施行以來,公司營業狀況快速成長,至今共已出口三十三國,包括歐、亞、非、澳、美洲都包含在內,卻未包含美國。

Peter Klessascheck說,德國全國推展再生能源,不只是做生意,同時是為了與地球和平共處,反對國際間為了分食能源發生紛爭,希望身為大國的美國,也應改變境內耗費能源的生活模式,因此,尚未考慮與美國有生意往來。

Peter Klessascheck指出,德國風力機發展已相當純熟,不僅進展到國際貿易,新一代的風力機仍不斷誕生。德國經濟辦事處環保科技資深顧問顧安德說,德國境內已有一萬六千個風力機,可產出一萬七千MW電力。

風力發電發展期間,德國境內仍有反對意見,因為熱愛大自然的德國人,不希望自然景觀受到風力機矗立影響,但在有利可圖、政府提供低利貸款之下,已有農夫投入風力機架設、經營。

其次,因為德國風力不似台灣強,為求得更大的風力發電效果,又可免除損害陸地景觀疑慮,德國已發展出「離岸Off-Shore風力發電」,將風力機架設在外海,這又是另一項再生能源產業科技發展新突破,驗證發燒中的再生能源產業,仍持續在科技上往前邁進,強化人類善用天然資源的能力。

「太陽能」是德國近來最強力推動的再生能源,最有名的十萬屋頂計畫、太陽光電社區,以及多處公部門的生態示範建築,如:國會大廈、聯邦政府大樓、國會議員大樓、太陽能再生能源推廣中心等,都架設太陽能板供大樓用電使用,這些示範都是德國近年來最重要推廣案例與計畫。德國的產業發展政策,是同時多面向進行的。

太陽能除已運用在建築、住宅上,為因應德國日照不足,仍不斷研發新款太陽能板基座及新式太陽能發電模式。例如:SOLON專案經理Timon Herzog指出,目前全球只有德國製造出可隨日照方向變動,自動轉動太陽能板的基座,在德國境內可因這項新科技提高使用效率百分之二十八,在南歐可提高百分之三十八,其他地方逾百分之四十。

又如:太陽光電推廣中心內一家Gelsenkirchen公司專案經理Thorsten Ellenbeck說,因為德國冬季日照不足,新發展規劃已考量到非洲架設太陽能板吸收日照,再將太陽能發電輸回德國使用。

太陽能何以成為再生能源最受青睞項目?因為太陽能可以提供全球最安全穩當的用電,而且德國已預見二零五零到二一零零年,太陽能將成為全球最大宗能源。

太陽能推廣中心SOLON專案經理Timon Herzog指出,二零二零年,太陽能發電將供電給一兆人使用,提供超過二百二十萬個工作機會,並減少一億六千九百萬噸CO2的排放。

到了二零四零年,他表示,太陽能發電將提供全球五分之一以上用電,而預測十五年內,太陽能發電可創造出歐幣六十二兆元的工業規模。

相關新聞
盲人能讀一般書  台灣開發電眼
日德印巴  放棄爭取下月入常任理事國表決
玻璃娃娃上國中母子三人行
燃油上漲  台電要改建電廠提升發電效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