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美國防官員指台灣朝野不重視國防預算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褚盧生聖地牙哥十九日專電)美國國防部國防安全合作局東亞處處長愛德華.羅斯今天在美台國防工業會議上,抨擊台灣國防預算的進程。他說,美國官員甚至寧可直接向台灣人民訴求,希望人民責成政府官員負起責任。

第四屆美台國防工業會議今天在加州聖地牙哥揭幕。原訂出席的美國國防部主管亞太事務的副次長勞里斯因為六方會談難以分身返美,因此由羅斯代表出席。羅斯首先讚揚陳水扁總統在國內政治及國際事務上展現的風範與自制,他也讚揚國防部長李傑及其幕僚的貢獻,為了特別預算,「與立法委員會晤不下一百七十次」。

羅斯說,特別預算在立法院程序委員會被攔阻廿八次,從無機會讓國防委員會審議,「但是不要誤會,我今天不是促請通過特別預算」。他說,自布希總統在二00一年四月同意出售多項軍備給台灣,至今「將近五年,什麼事也沒有發生」,朝野之間的角力已經使此一議案失焦,因此,他形容說,從客觀的角度來看,台灣朝野政治人物似乎樂在其中,不顧台灣的實際需求。

羅斯表示他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只見皮球踢來踢去,卻不見政治人物實際推動或投資改善國防。他特別要強調的是,「立法院不就特別預算案採取行動,政府在國防預算上的投入,一直不如其他項目」。他具體指出,國防預算增加的幅度很有限,而經濟及社會福利項目的支出卻呈現兩位數成長。

羅斯說,可能的話他要直接向台灣人民訴求,因為這件事「關係著民眾的未來,民眾的財富,民眾的安全。我要他們知道,國家安全不是政治舞台,特別國防議題不應成為政黨皮球」。他指出,國家安全涉及政治責任,「台灣人民應該要求民選官員t起責任」。

他說,一年來,他和勞里斯不斷面對國會議員、國會助理、美國政府官員、企業界的質疑:「如果台灣無意在國防上投資,為什麼我們應該提供他們自衛所需?」

羅斯接著表示,新加坡的國內生產毛額(GDP)為美金一千二百億,國防預算占GDP百分之五;台灣的GDP為美金五千七百八十億,可是國防預算只占GDP百分之二點四。「相形之下,新加坡面臨的威脅低,可是新加坡政府和人民瞭解,投資於國防以確保生活方式至為重要」。

最近陳總統要求把國防預算占GDP的比例提高至百分之三,羅斯對此表示讚揚。不過他說,這也不是陳總統一個人可以完成的。他說,過去十年,台灣的GDP持續成長,可是國防預算所占比例,不論絕對值或相對數字,都呈現下降。另方一面,中央政府支出增加,可是國防預算卻減少。相形之下,對岸中國的國防預算卻不斷上升。

羅斯說,他不是主張台海兩岸進行軍備競賽,而是提醒台灣,中國的威脅持續增加,台灣必須在國防上適切投資,增強實力,才能跟對方討價還價,避免現狀遭到改變。因此他建議台灣,不但要提高年度預算,也要設定優先順序,否則「為了花錢而花錢,不符台灣利益,也不符美國利益」。

他指出,在飛彈、空防、反潛等關鍵領域上,解放軍的實力不斷增強,已擴大了兩岸差距。同時,在彈藥儲存等方面,台灣也應力求改善。他接著說,為了政治、心理、軍事方方面的意義,飛彈防禦、系統整合、網路安全、以及心理建設等,同時是台灣應該努力的目標。

長年處理美國軍售事宜的羅斯說,依據「台灣關係法」,美國必須提供台灣防禦所需,「長久以來,這被視為美國一方的義務」。他說,正確的說法是;「美國有義務使台灣『有能力』維持足夠的防衛所需,但實際上,『擁有』足夠的防衛所需是台灣的義務」。他強調,面對威脅,台灣自己有責任適切回應。

羅斯告訴與會人士,台灣人民及政府官員要瞭解,萬一敵人進犯,「是他們,而不是美國或任何第三者」直接面對敵人。他說,十年來,台灣的領導階層認為可以仰賴美國干預,所以儘管台灣經濟繁榮,可是台灣的國防預算卻削減。

他說,有人擔心台灣這種趨勢不會改變了,可是「我們對台灣人民及領導階層的智慧有信心,我們相信台灣有能力扭轉這種趨勢」。他說,身為台灣的友人,美國鼓勵台灣意見相左的兩派意見能夠整合,達成妥協,「訂定優先採購的項目,嚇阻侵略,維持台海和平與安定,確保台灣的民主」。

他在結論中說,「如果你們不能捍衛自己,我們不能協助捍衛你們」。他說,說了這些話,明天他就會被一些立法委員批判為「干預內政」,但是「我是很誠懇的,我要台灣人民考慮我的話,因為我的話也是美國政府裡很多人要說的話」。

他說,那些人支持台灣,是台灣的朋友,一向認為台灣和美國有共同的價值觀與目標,因此「我鼓勵我們台灣的朋友,不分藍綠;更重要的,我促請台灣人民好好想想台灣的未來-會是什麼樣?應該是什麼感覺?什麼是值得我們努力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