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石斑魚含孔雀石綠疑雲–問題石斑魚台灣從未發現

人氣: 5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楊雅民、王昶閔╱連線報導〕香港政府宣稱檢出台灣石斑魚含有致癌物孔雀石綠(Malachite green),台灣漁業署署長謝大文表示,根據該署歷年的抽驗,從未發現問題石斑魚,漁民與消費者不必為單一事件恐慌。台灣衛生署食品衛生處處長陳陸宏也表示,在香港案例真相未釐清前,不會抽驗市售魚貨。

謝大文說,孔雀石綠是工業染劑,台灣國內一直禁用於水產品,根據台漁業署水產品藥物殘留監測結果,去年抽驗的二百三十七件水產品,有五件吳郭魚和虱目魚等水產品檢出微量孔雀石綠,已要求養殖業者改善。至於石斑魚檢出孔雀石綠,台灣不曾發生。

不過,台灣消費者對石斑魚特別青睞,該署昨日已函請屏東、高雄和台南等三大石斑養殖重鎮,立刻採樣抽檢是否有孔雀石綠殘留的情形,檢驗時間大約需要三至四天。

他並強調,台灣和香港非正常國與國的關係,香港在宣佈該青斑魚含孔雀石綠的消息前,理應先告知當事國,並提供明確的資料證明該魚貨是從台灣進口的,只要是合法由台灣出口到香港的魚貨,都會有海關批號。

台灣衛生署食品衛生處處長陳陸宏表示,漁業署正追查疑似受到孔雀石綠污染的青斑魚來源,從源頭來管制。

陳陸宏也說,上個月傳出中國的淡水魚被香港檢出孔雀石綠藥物殘留,衛生署已於八月二十三日協調經濟部標準檢驗局,逐批查驗中國進口淡水魚的殘留藥物,目前沒有驗出有孔雀石綠的貨品。

台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長陳樹功認同從源頭管理的作法,直接找出究竟是誰非法使用,禁止流入市面,如果要衛生單位或是消費者逐一去檢測傳統市場的石斑魚,事倍功半。

漁業署說,將儘速推廣漁產品的認證作業,清楚標示生產履歷,讓消費者吃得安心。

——————————————————————————–

孔雀石綠煮熟毒性不減

〔自由時報記者魏怡嘉、楊雅民、羅碧╱連線報導〕台灣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長陳樹功表示,市售魚是否含有孔雀石綠,很難用肉眼辨識,因為即使有不肖業者要使用,也不可能讓魚呈現綠色。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指出,由於孔雀石綠相當穩定,煮熟也沒有用。

清大化學系教授凌永健指出,孔雀石綠由於其顏色像孔雀石一樣綠得漂亮,因而得名。孔雀石綠用在魚類的殺菌上,主要有兩個部分,一為在養殖時加入,避免魚類受到病菌的感染,另一則用在魚類的運送途中,避免魚類因為運送碰撞導致魚體受損,病菌乘機入侵。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說,相關資料指出,人體急性孔雀石綠中毒,會出現腹瀉、腹痛、嘔吐、噁心及肝臟、腎臟方面的傷害,而動物實驗則發現,如果低劑量長期攝取,細胞會有突變及致癌風險升高的可能,懷孕動物則會生下畸胎。而由於孔雀石綠為穩定的化學物質,即使煮熟也沒有用,且會在生物體中持續累積。

台漁業署署長謝大文建議,民眾應儘量不買來路不明的漁產,而是到有品牌的賣場消費。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