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攀高 惟OPEC秘書長指油價沒理由再漲升

標籤:

【大紀元9月3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日綜合報導)卡崔娜颶風狂掃美國,導致9座煉油廠關閉,原油出現短缺現象,國際油價再寫歷史新高。佔全球原油產量近四成的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 代理秘書長Adnan Shihab-Eldin對市場喊話表示,只要解決油源供應方式,原油價格沒有理由進一步攀升。

而在國際油價飆破70美元大關之際,彭博社針對石油公司、產油商和分析師進行的調查顯示,OPEC在8月份擴大產油,每日產油增加0.3%,或是80,000桶,達3038萬桶原油。

Shihab-Eldin在義大利Cernobbio的記者會上表示,假如能繼續以確保供應的方式解決颶風造成的問題,國際油價沒有持續上揚的基本面因素。他認為目前沒有原油短缺的問題,問題在汽油與煉製的油品。

在卡崔娜颶風狂掃墨西哥灣區導致煉油廠關廠,以及每日136萬桶原油停產後,紐約油價在8月30日曾一度漲至每桶70.85美元,再創歷史新高。

面對颶風重創導致原油出現短缺現象,德國總理施若德表示,國際能源總署 (IEA)考慮釋出200萬桶原油,以協助美國應急。

稍早,歐盟外交事務執委Javier Solana表示,歐洲國家準備提供緊急儲備。

Shihab-Eldin表示,沙烏地阿拉伯等OPEC成員也可能提案增產,以協助舒緩供油疑慮。

他接著指出,目前的焦點應該是確保可得的供應量,一旦這些措施奏效,國際油價應該會回跌。

根據美國能源部數據,這是自1979年迄今,產油高峰去年10月每日生產量衝至3054萬桶原油以來最高。

OPEC第二大產油國伊朗增加產油100,000桶,每日平均量達到408萬桶,增幅居OPEC 11個成員國之冠。

受電力中斷和北方油管遭破壞影響,伊拉克產油量下滑100,000桶,至每日183萬桶。而在美國在2003年2月揮軍伊拉克之前,伊拉克產油量達每日248萬桶。

全球第一大原油出口國沙烏地阿拉伯8月份每日產能達958萬桶,與前一月不相上下。

OPEC發言人本週稍早表示,OPEC可能在本月19日集會時決議調高產能上限,以協助平抑國際油價。OPEC供應全球約4成用油。

未具名OPEC發言人透露,OPEC可能同意擴大產油,以抑制國際油價飛漲。這名發言人表示,OPEC 11個成員國油長9月19日在維也納集會時將考慮動用OPEC閒置原油產能每日200萬桶。

印尼能源部長Purnomo Yusgiantoro近日在雅加達表示,鑑於國際油價再創新高,飆上每桶70美元,他將提議產油國和原油消費國進行對話。

卡崔娜颶風狂掃美國墨西哥灣地區,吹漲紐約原油、天然氣、燃油和汽油同步飆抵歷史新高。

卡崔娜肆虐迫使路易斯安娜和密西西比州8家煉油廠關閉,產能占全美逾1成,原油荒導致至少其他10家煉油廠煉油運作受波及,風災幾乎全面癱瘓墨西哥灣區產油平台,斷電也導致運油停擺。

OPEC成員在6月中旬集會同意自7月1日起提高產油配額每日500,000桶,至2800萬桶,同時授權主席在一旦油價進一步暴漲之際,展開第二階段每日增產500,000桶協商。

紐約商品交易所10月交割原油期貨週五大跌1.90美元或是2.7%,報收67.57美元,本週計漲2.2%。油價在8月30日衝破70美元大關,觸及每桶70.85美元的歷史新天價。汽油期貨大跌22.53美分或9.4%,報收每加侖2.1837美元,本週以來計大漲18%。

相關新聞
國際能源總署要求會員國釋出六千萬桶存油
國際能源總署會員國將日釋2百萬桶存油
財經簡訊
美政府將釋出三千萬桶庫存原油因應颶風衝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