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華中藥典 正名台灣藥典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台灣正名運動成果再下一城!據指出,衛生署為配合行政院正名運動,已將攸關二百多種中藥品品質規格的「中華中藥典」,自9月1日起正式改名為「台灣傳統藥典」,這項作業將送立法院備查;但官員擔心,這項改名案極可能因為涉及「去中國化」爭議,在立法院成為火線話題。

據了解,衛生署去年5月1日才正式實施「中華中藥典」,至今才一年四個月,卻在上週三,也就是泰利颱風侵襲全台的8月31日當天決定提出更名案,並公告「自即日起實施」,時機上顯得相當耐人尋味。

至於接下來會不會把「中藥」改稱「台灣傳統用藥」?官員表示,這部分牽涉範圍更廣,有待做進一步討論;另外,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未來將配合政府組織調整,與衛生署藥政處等單位整併成藥品管理局,不再單獨設立機關。

行政院官員不諱言,這項政策調整是為了不使中國與台灣之間,為了中藥使用及各自編定藥典版本產生混淆所致,加上中國也有官方版本「中國藥典」、「中國中藥典」,而國際目前也對中藥產生高度興趣,容易讓國內民眾及國際友人誤以為我國所使用的標準規格是中國出版,因此必須有所區隔。

衛生署官員坦言,調整就是為了配合政府整體的「正名運動」。他指出,當初行政院在討論正名措施時,就曾點名要求衛生署檢討「中華中藥典」名稱,衛生署內部經多次討論後,決定改名為「台灣傳統藥典」。

他指出,二百餘種中藥個別藥名不會變動,至於藥典改變名稱涉及修改多項法令及行政規定,官員說將會在近期內進行後續調整事宜。

中華中藥典是在去年5月由行政院衛生署「中華藥典編修委員會中藥集小組」編修完成,被視為前衛生署長陳建仁任內的一大政績。內容收載二○○餘種中藥材品,衛生署當時強調,凡供製造、輸入的中藥材其品質、規格都須符合「中華中藥典」規定。

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主委林宜信在今年元月指出,編修「中華中藥典」,是藉由公告中華中藥典,使中藥材具法定地位,並建立其品質管制標準,藉各項控管規格如農藥殘留、重金屬限量等,以確保民眾用藥安全。

他說,去年3月9日公告中華中藥典,並自5月1日起實施,使中藥材檢驗方法、規格標準有所依據,並對社會大眾關切的危害物質,如農藥殘留、重金屬及熏蒸硫磺納入,對確保民眾用藥安全向前跨出一大步。

新聞辭典-中國藥典 官方定期編修

兩岸對傳統醫藥均十分重視,中國政府更在政府體系內,專責設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及「國家藥典委員會」,負責國家藥品標準的制定與修訂。

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定期編修出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簡稱為「中國藥典」,國家藥典委員會再據此發行、修訂相關醫藥官方出版品,例如:中國藥品注釋、中國藥典中藥彩色圖集、中國藥典中藥薄層色譜彩色圖譜等。

2005年版的中國藥典分為三大部,第一部為中藥部,第二部為化學藥品部,第三部為生物製品部,各自成書。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