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座談會 曹志源談抗戰

標籤:

【大紀元9月5日訊】【大紀元記者金沙休斯頓報導】8月27日(週六)下午3 點,文化座談會臧武雲女士邀請曹志源教授假僑教中心102室談日本的興起,由王道到霸道,從「三月亡華」 到「無條件投降」的經過,並強調蔣公中正領導抗戰以空間換取時間是致勝的因素。

  曹教授表示,日本在1853年以前,深受中國古代文化熏陶,外交師法中國閉關自守,採取鎖國政策。雖然漁夫、海盜等浪人經常夜間偷襲中國閩浙沿海,被稱「倭寇」,但是上層社會無不以知曉四書五經,詩詞書畫為榮,國策講求循「王道」,尊佛儒,更受王陽明哲學影響極大。

  十七、八世紀,歐洲白人由殖民主義演變為帝國主義,亞非國家多為其附庸。十九世紀中葉,中國國困民窮,煙毒入侵,鎖國政策不再有效。1840年與英國發生鴉片戰爭,簽訂不平等條約,喪權辱國,割地賠款,從此外患不絕。

  日本的對手不是英國,是美國。1853年,鎖國政策被美國海軍強行打開,美國不但沒有和日本簽訂不平等條約,還教導日本學習歐美科技軍政,鼓勵日本西化。明治維新時,不但在科技、教育、賦稅、軍事各方面趕上歐美,對外政策上也棄王道,學霸道,向軍國主義看齊,準備向外擴張,爭取生存空間。中國,雖然有「同治中興」和「百日維新」,但是朝野腐化,無法革新。

  1895年甲午戰爭,日本殲滅中國新創海軍,接著佔東三省,進窺華北。1937年盧溝橋事變,日軍揚言「三月亡華」,激起全民抗戰。當時國內有中共推行蘇維埃運動,各地軍閥割據,兩廣、閩變等等,逼使蔣公提出「安內攘外」政策,而面對裝備和訓練都精良的日軍,蔣委員長深知日本侵華只是二次大戰序曲,而當時國家經濟破產,軍備薄弱,無能力對抗,要勝利就必需以空間換取時間,將日軍拖入中國廣大腹地的這塊泥沼,等待盟國最後的勝利。

  曹教授表示,蔣公介石以空間換取時間的戰略,在防止日軍進入歐洲方面,做了很大貢獻。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愛心組織贈送學童學校用品
艾迪墨菲剛離婚又遇新歡 與瑪麗亞凱莉熱戀
新奧爾良颶風災民被轉往他地安置
姚明續約范帥喜 盼造休斯頓王朝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