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世一週年《年輕時的趙紫陽》即將出版

標籤:

【大紀元1月12日訊】(自由亞洲電臺記者柯華採訪報導) 詳細敘述前中共總書記趙紫陽早年經歷的《年輕時的趙紫陽》一書,將於其逝世一週年紀念日前在香港出版。

由原河南滑縣中共黨史辦公室主任劉守森花費20年時間寫成的《年輕時的趙紫陽》一書將由設在香港的太平洋世紀出版社發行。第一次出版2000冊,並將於1月17日,即趙紫陽逝世一週年紀念日之前投放市場。該書詳細敘述了趙紫陽故鄉、家世情況和青少年時代在戰爭硝煙中成長的曲折經歷,首次披露了趙紫陽許多鮮為人知的家事、婚戀和一些個人生活資料。

劉守森星期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由於趙紫陽在滑縣出生,當他還是總書記時,中央黨史辦公室命令當時劉守森所在的滑縣黨史辦去搜集趙紫陽入黨和黨內早期活動的材料。他說:「從85年開始,因為他(趙紫陽)出生在這裡,所以(他歷史的研究)是地方當時工作的一個任務,我有責任有義務完成這個任務。」

不過劉守森不但把上面的要求完成了,還繼續深入調查趙紫陽從出生到1949年的經歷,89年後,他還多次到北京親自採訪晚年被軟禁的趙紫陽。到最後書寫成,整整經歷了20年。劉守森說:「我寫的那個是原滋原味的趙紫陽,如實的寫,平鋪直敘的寫,怎麼評價都可以。如果有什麼傾向,也是受到的教育和社會的影響。」。他說他寫的都是他瞭解到的事實真相,其餘的讓讀者自己去評價。」

他認為趙紫陽的早年經歷與他日後出任國家最高領導人時候的各種取捨是相當有關聯的。劉守森說:「他的成長過程很感人,這裡面有經驗也有教訓,是非常有教育意義的。我得學,從中學,我寫作的過程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據路透社報道,中共當局曾封殺了兩本在香港出版的有關趙紫陽的書籍。一位知情者告訴記者:在中國,有關趙紫陽的公開材料很少,而關於他年輕時候的記載尤其少見。之前媒體對趙紫陽的早年經歷有很多傳聞和猜測,這本書出來以後,有些事情就很清楚了。光書後附的趙紫陽年輕時的年譜(從他出生到1949年)就有兩萬字之多,中間只有三個月的時間沒有記載。這本書填補了歷史的空白。

前新華社副社長李普是在女兒的介紹下接觸該書的,並給該書寫了序。他對記者說:「鄧小平之所以不喜歡趙紫陽,是因為他是一個相信民主的人,是民主主義者。他是一個偉大的改革者。他在改革中,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黨的改革,他認為要淡化黨的作用,不是要強化而是要淡化。這是真了不起。」 他說劉守森花了十多年的時間探訪一位被趕下台並被終身監禁的前總書記,他對歷史負責的精神十分可貴。

曾參與趙紫陽領導下的政治改革研究的,現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政治學教授吳國光也為該書寫了序言。他說:「但凡在中國大陸由於政治原因被封殺的書,一定有它的特殊價值;何況這一本傳記,其傳主是一個曾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國擔任兩屆總理和一屆總書記,但卻最終為了民眾的生命而棄中共最高領導職位如敝履,死後依然被中共視為洪水猛獸的人物!我想,可以不需要更多的理由來推薦劉守森先生的這本書了。」

(據自由亞洲電臺錄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加拿大2005年回顧
北京人士擬紀念趙紫陽去世一週年
中共圖抓捕高智晟 郭飛熊呼籲關注
北京警方帶走組織紀念趙紫陽人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