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綠島投電桿礁 壓死珊瑚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劉力仁/台北報導〕台灣漁業署與海洋生物博物館合作,一年多前在綠島海域投擲電線桿礁,計劃復育珊瑚,卻被綠島民眾批評為「海洋垃圾場」,不僅珊瑚復育成功率低、壓死原本活珊瑚,還導致原本美麗的海底世界雜亂無章。漁業署今天將進行第二批電桿礁投擲,綠島民眾醞釀進行海上抗爭行動,表達強烈不滿。

台灣漁業署技正王茂城表示,為豐富台灣漁業資源,漁業署與海生館合作,在綠島種植人工珊瑚,去年投擲第一批電桿礁,今天投擲第二批二二○座,對當地民眾批評電線桿壓死活珊瑚,他表示,從海面上投擲電桿礁無法百分之百精準,雖少部分破壞海底珊瑚,但絕大多數的電線桿是投擲在平坦沙地上,沒有危害。

珊瑚存活率 官民說法不同

執行此復育計畫的海生館馴養組副研究員樊同雲表示,去年十一月十三日潛水觀察,當時馴養近一年的珊瑚存活率達六成七,許多珊瑚礁已經聚集魚群,成效不錯。

但綠島文化生態保育協會理事長林登榮表示,綠島民眾實地潛水觀察,發現珊瑚的存活率僅一成左右,跟海生館的說法有相當大出入,質疑海生館數字有造假之嫌。樊同雲表示,有些珊瑚是活的,但一般人看起來以為沒有生命跡象,所以產生誤差。

台大海洋研究所教授戴昌鳳表示,綠島水質佳、水溫適宜,是台灣珊瑚生長最好的海域,根本不需要投擲任何電桿礁進行人工復育,漁業署的作法「不恰當」、「沒有必要」,反而對原本純淨美麗的綠島海域生態,造成破壞。

綠島潛水人蕭平思表示,漁業署投擲電桿礁的石郎海域,是綠島海底生態最敏感的海域,此一海域海洋生態豐富,他潛水見到電線桿壓死原本活生生的珊瑚,非常心痛,這種行為等於將綠島海域當成「海洋垃圾場」,現在觸目所及都是廢棄電線桿,原本美麗的海底生態已不復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