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來自死亡現場的調查報告

標籤:

【大紀元1月16日訊】【新聞提示】浙江省永康市一項政府重點工程,一項全額財政撥款的建設項目,在公開招標之後,竟然在主管部門的眼皮底下被層層轉包,造成三名民工被埋死亡。業主單位確是永康市建設局。這個平時管理全市城市建設的職能部門為何對安全隱患視若無睹、對基礎施工的安全技術一竅不通?建設局的官員們又是如何履行職責?如何對待人的生命安全?這些問題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考。

魚龍混雜的建設市場 職能部門職責何在?

——永康市「11.7」市政建設工程塌方事故報告

  2005年11月7日晚10點五十分左右發生的一幕讓人不敢回首,在永康市西城街道的城市污水主幹管道一期工程二標段的工地上,四名民工在沒有任何安全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在四五米深的溝槽內進行污水主幹管道的施工作業,突然間,工地發生塌方,坍塌下來的土方當即將三名民工埋沒,僅有民工葉一良一人逃脫出來,倖免於難。

  接到事故報告後,永康市政府有關部門立即啟動應急救援系統展開救援,市政府有關領導迅速趕到事故現場指揮救援和安排善後處理工作,金華市有關部門連夜趕赴事故現場指導搶救和善後工作,浙江省安監局、省建設廳、省公安廳、省總工會也派人趕赴事故現場與金華市、永康市相關部門組成事故調查組開展事故調查工作。

  那麼,這場血淋淋的慘劇是否引起當地政府以及行業主管部門的足夠重視?誰會主動承擔事故責任?事發之後,記者採訪了此次事故的惟一倖存者葉一良。葉一良說,其實當天早上7點,他們就到工地的溝槽裡澆水泥地板,為第二天鋪污水管道做準備,本來下午5點半就下班的,為了趕工期,就一直忙到深夜。當時他與另外三名工友都站在塌方位置的正下方,後來他一人又走到了不遠處去幹活,突然聽到上面有人喊:土方要塌了。他嚇得掉頭就跑,成堆的泥土像山一樣在他身後塌下來,跟他只有一米的距離,他跑了幾步回頭,看到後面三個工友半個身子已經被埋了,很快,連人影都沒了。這可怕的一幕至今還讓他驚魂未定,葉一良告訴記者,他們是由一個同鄉的人介紹到這個工地來打工的,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到現在連老闆是誰也不知道,每天只是不停的幹活。本想出門掙點錢回家過年,現在卻落了個這樣的下場。

  他說,他們到工地上幹活都快一個月了,根本就沒有人跟他們說過安全方面的事情。除了有一次應付檢查,包工頭讓他們戴了半天安全帽,其他時間連安全帽的影子都沒見過。11月7日上午,就有大塊的石頭從上面掉到溝裡,但包工頭根本沒採取任何措施,光趕著他們幹活。結果導致這場悲劇的出現。

  1月12日,記者從浙江省安監局葉松明處長(事故調查組組長)那瞭解到,日前,該事故的直接原因已基本查清。據他介紹:永康市污水管道工程為永康市重點工程,工程全長14449米,總投資6500萬元,設計單位為金華市市政設計院有限公司,業主為永康市建設局(以下稱建設單位)。永康市城市污水主幹管一期二標段,由江蘇省鹽城市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其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資質,法定代表人為李武祥,以下簡稱施工單位)通過公開招標方式取得承包權,並於2005年3月11日與建設單位簽訂工程承包合同,工程地點為污水處理廠到紫微橋,工程內容為自2+200米至紫微橋,承包範圍為管溝開挖、基礎、砼管安裝、管溝回填等,合同金額為980萬元。施工單位成立了該工程建設的項目部,項目經理為邱國相,並借用永康市廠協市政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吳曉波等6人為項目部主要成員;項目部的施工管理工作,實際由所借用的人負責。2005年8月,邱國相調離,由唐志祥接替。3月 13日,浙大建設監理公司(以下簡稱監理單位)通過招投標取得監理業務,並與建設單位簽訂監理協議,項目總監為蔣林曼,污水處理廠到紫微橋工程於今年8月完工後,由黃綠生負責日常管理工作。

  事故發生工段為後續工程,污水管路全長約310米,工程施工仍由建設單位負責;建設單位由徐飛龍與黃綠生安排胡樂天負責現場監理。工程項目部的吳曉波與翁根華等人達成勞務承包口頭協議,由翁根華、廖國宏組織蔣決生等四十餘名民工承擔污水管道的鋪設和基礎澆築的勞務,並於10月9日進場施工。

  從永康市建設局向記者提供的浙江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轉送的事故報告函中發現。

  事故調查小組已查明,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污水一期二標飛鳳路接口工程所挖溝槽深度近5米,溝槽邊坡度在80° 以上,未採用任何邊坡支護措施,溝槽周邊又有堆載;溝槽北側上部都是回填土,事故前一天的降雨,使其含水達到飽和或近於飽和狀態;土體失穩導致溝槽北側的邊坡發生坍塌,從而使在溝槽底部施工的四名施工人員中的蔣決生等3人,因逃避不及被坍塌的泥石傾砸掩埋致死。

  根據記者在深入調查採訪中發現,這一慘劇的背後還有許多內幕,工程存在層層轉包、不按施工圖紙要求操作等問題。發生事故的永康市城市污水主幹管道工程,是由鹽城市市政工程有限公司通過公開招標取得承包權,並與永康市建設局簽訂了施工合同,永康市廠協市政建設公司以某種掛靠的方式,取得了鋪設管道的資格,隨後又將開挖溝槽部分包給了三個龍游的包工頭。

  其次,施工單位在污水管道工程一期二標飛鳳路接口的溝槽施工中,未按設計線路開挖,開挖溝槽的邊坡過陡,過陡的邊坡又未按有關規範和設計的要求進行支護;出現泥石零星塌落等坍塌徵兆後,又未制定和採取安全防範措施;當夜在污水管道工程一期二標飛鳳路接口的深基坑施工中,有關管理人員未到現場進行管理指導;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不落實,未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告知風險。

  監理單位總監代表黃綠生在後續工程的監理工作中,安排無證人員從事監理工作,未督促施工單位對後續的污水管道工程編製安全技術措施或專項施工方案;出現泥石零星塌落坍塌徵兆後,又未督促施工單位採取安全防範措施;在污水一期二標飛鳳路接口深基坑施工時,有關監理人員又未到場監理。

  工程建設單位監管不力,在未準確提供後續工程地段地質和地下管網資料的情況下,將工程交付設計單位設計和施工單位施工,對後續工程未組織技術交底。

  雖然事故調查小組提出對責任人,施工技術員吳曉華,項目部技術負責人吳曉波,勞務承包負責人廖國宏,對事故的發生負有重要責任,建議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對工程項目安全員應賦寧,施工單位項目部經理唐志祥,工程項目施工的實際負責人張永紅,施工單位主要負責人李武祥,項目總監代表黃綠生,未能履行職責,建議有關部門關於相應處罰;監理單位對駐外監理人員失於管理,對本起事故的發生負有一定管理責任。建議有關部門按有關規定對其予以經濟處罰。但記者認為,作為具有管理責任的監理單位怎麼能夠推卸自我應負的刑事責任。

  建設單位項目管理負責人徐飛龍,沒有提供事故發生地段詳盡的地質和地下管網資料;對項目後續工程的施工設計沒按規定組織交底,對本起事故的發生負有一定責任。建議按幹部管理權限給予其行政處分。建設單位項目總負責人胡勇進,沒有切實履行建設單位在項目後續工程中應盡的職責,對本起事故的發生負有一定的領導責任。建議按幹部管理權限給予其行政處分。

  面對這起讓人觸目驚心的施工安全事故,記者想通過電話採訪永康市建設局局長陳有勝(建設方的法人代表),探詢有關安全被漠視的原因,卻被他婉言拒絕了。很難想像,一個沒有勇氣追究自身責任和面對自身問題的政府,能夠真正造福一方水土,服務一方百姓。我們不能接受永康「11?7」傷亡事故主領導推卸事故責任的做法,那些在建築施工中死去的冤魂更不能接受。

  2005年12月26日,記者在暗訪永康市建設市場時發現,「11?7」死亡事故發生後,由永康市政府組織,市長、副市長親自帶隊,永康建設、安監、質監等各部門,連同各鄉鎮領導,兵分4路,對全市正在施工的100多個工地進行了地毯式檢查,結果還是發現有十多個工地存在重大安全隱患。這很難想像永康市建設局是一個建設行政職能部門,這也更充分的驗證了建設部副部長黃衛的說法:凡是主要領導抓安全工作態度鮮明、處罰嚴格的地區,其安全生產工作就抓得好,其安全生產形勢就好轉得快;那些總是找出種種理由、強調客觀原因、執法不嚴的地區,其安全生產形勢被動的局面就很難改變。

  如果政府部門切實能夠從源頭上預防建築領域腐敗,減少和遏制職務犯罪發生,體現公開、公平、公正、誠信原則,規範建築市場行為,督促從事工程建設人員廉潔高效地履行職責,檢察機關、監察機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加強對建築市場廉政准入的管理,建立聯席會議制度,交流信息,研究對策,移送線索,互相通報發現和查處建築領域違法違紀或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的和職務犯罪的情況,指導、督促建設、中介等單位加強管理根據《國家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嚴格履行,堅決預防職務犯罪。永康市「11.7」傷亡事故將有可能不會發生。

  眾所周知,假如永康市建設局的主要領導在行政職能上能夠做到,建築施工上崗人員必須先培訓才上工;施工企業必須通過主管部門的嚴格審查再進場;政府組織部門在為行業職能部門主要領導人人事任免上切莫張冠李戴,把一位對工作竟不負責的人放在管理崗位上;建築安全監督部門不搞形勢化,下文件、走過場應付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主要領導是以自我的良知、信念、覺悟,自覺自願地履行責任,為國家、為社會、為他人做出自己的奉獻。無論是道德責任,還是法定責任,都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去履行道德責任,會受到道德的譴責和良心的拷問嗎;認真履行法定責任,會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度的懲處嗎?這起死亡事故的背後,不能不說明是一個不負責任的地方政府所造成的。——政府主要官員不盡職、不誠信,或者有貪污腐敗的現象存在?

──轉自《博訊》(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轉自互聯網論壇﹐未經本站核實

相關新聞
昝愛宗 方錫友:京新、新和成兩藥廠污染調查
大陸人致港人:打持久戰中共必輸無疑
美退出萬國郵政聯盟 中國小賣家面臨被清場
對抗遺忘:那些為墜亡者陶崇園發聲的年輕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