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武:抗日英雄宋美齡

陽武

人氣 67
標籤:

【大紀元1月16日訊】第一章 勇赴國難

  1938年5月,宋美齡準備在廬山召開各界知名婦女談話會,商討婦女界抗日的問題。作為會議籌備,她先約請教育界的吳貽芳、俞慶棠、雷潔瓊,還有陳望道的夫人、基督教女青年會的總幹事蔡葵和張藹真、陳紀彝等人一道商量邀請名單。

  宋美齡說,談話會不要太濃的政治派別色彩,國民黨方面的不要太多,共產黨方面必須邀請兩個,最好多請學術、文化界人士。沒多久,作為共產黨人的鄧穎超和孟慶樹收到了宋美齡的請柬。

  宋美齡在會上致開幕詞:「我召集這一次會議的第一個目的,就是要使婦女界的領袖能夠聚集一堂,大家認識。」

  「在許多方面,我們女子可以影響男子,要是我們女子能夠精誠合作,以團結的精神來感應全國,我敢相信全國同胞就一定會和衷共濟,為國家利益共同奮鬥了。」

  她闡述了此次會議的第二個目的是,通過談話會「制訂一個全國性的婦女工作綱要,使全國婦女工作的各方面可以互相聯繫起來」,「彼此聽取報告,共同切磋」,「統一步調,共同前進」。

  宋美齡將談話會的宗旨主要概括為:戰時婦女工作問題、婦女動員問題、改善婦女生活問題、婦女團體問題,等等。

  宋美齡希望這次會議的精神能夠真正付諸實施,並且能夠長久地堅持下去。她說,我們中國人有個大毛病,空言和議論的太多,切實的行動太少,婦女尤其如此,以致一切工作往往不能發生持久的效果,我希望我們這一次就不是如此。

  最後,她風趣地比喻說:「廬山的濃霧,看上去非常凝重,可是飄忽得很,一轉眼間會煙消雲散,無影無蹤。我們今天在這裡開會,我希望我們的一切討論和決議能夠成為一種具體的基礎,以制訂有價值的工作綱領,而不要像廬山的濃霧一樣。」說到這裡,她的臉上充滿了激情。

  經過幾天的小組討論,會議作出了兩項重要決定:一是將「新生活運動婦女指導委員會改組、擴大為全國性的動員領導婦女參加抗戰建國的總機構」,簡稱「婦指會」。二是通過了一個《動員婦女參加抗戰建國工作大綱》作為今後婦女運動遵循的共同綱領。

  歷時5天的廬山婦女談話會發表了《告全國女同胞書》,號召全國婦女聯合起來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宋美齡主持的廬山婦女談話會,對動員廣大婦女團結抗戰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宋美齡是「婦指會」的總指揮,全權負責「婦指會」各項日常工作。宋美齡不斷出入於保幼院、婦女干訓班、傷兵醫院、寒衣縫製所和疏散女工的收容所,指導著武漢及大後方的工作。

  宋美齡經常悄聲無息地來到後方醫院的傷兵病房,慢慢地走著,在病床前放下一塊毛巾、一個罐頭和一包糖,並不時詢問傷兵的生活狀況,親自替傷員換藥包紮,囑咐醫院院長改進醫療狀況。

  她是個實幹家,她的口頭禪是「不尚空談、唯有苦幹」。在抗戰中她幹得最出色的工作是戰地服務、救助孤兒、募捐獻金、「工合運動」和國際外交。她主持成立了「中國婦女慰勞自衛抗戰將士總會」,自任總會長,以嬌柔之軀奔赴在戰火紛飛的前線陣地。

  宋美齡沒有生育過孩子,卻對孩子特別喜愛。

  在上海、南京相繼淪陷的時候,人民慘遭殺戮,無數家庭毀於戰火中,成千上萬的兒童成了孤兒,到處流浪,大批難童沿街乞討,甚或倒斃路邊街頭,慘不忍睹。

  為了搶救這些難童,宋美齡與鄧穎超、李德全、沈鈞儒、蔡元培、郭沫若等人一起,成立了戰時兒童保育會,宋美齡任理事長。保育會先後在全國各地成立了 20多個分會、53所戰時兒童保育院,收容、保育了3萬多名難童。她還在重慶小龍坎覃家溝辦了一所中正學校,自任校長,主要接受難童。

  日本飛機對重慶狂轟濫炸,6000多名少年兒童急需疏散,宋美齡將自己的座車讓出來,像個交通警察似的,親自站在路當中,手中揮舞著旗子,要求來往的車輛停下來,轉運孩子。

對於敵人的飛機,她鄙夷不屑地稱為「銀色小毒蟲」。

  為了抗戰,宋美齡利用自己良好的美國背景和靈活的外交手腕,建立了一支「空軍飛虎隊」。

  1941年,她以航空委員會秘書長的身份遠赴太平洋彼岸的美利堅合眾國,在各大城市巡迴演講,爭取美國政府的援助和美國人民的同情,由美國退役飛行員作為龍骨的飛行大隊最終成立。就是這支「飛虎隊」,投入中國戰場後,與麇集而來的日本空中強盜展開了一次又一次的空中較量,多次創造以少勝多的奇跡,給抗戰中的中國軍隊以極大的保護。填補了中國空中抗戰的空白。宋美齡因此被譽為「空軍之母」。

  宋美齡是個容易暈機的人,但她卻意識到中國要整軍精武,首先必須擁有高水準的空軍。而且深感空軍必須由「自己人」來領導,不能假手他人。於是,在沒有合適人選的情況下,只受過音樂、文學和社會美德教育的宋美齡,便把許多時間花在了有關航空理論、飛機設計和比較各種飛機零件優劣的技術刊物上。她和外商洽談,訂購了價值2000萬美元的產品,用於空軍建設。

  宋美齡為這支寶貝空軍規定了嚴格的紀律。其中甚至提到,凡在這支精英隊伍中行竊者,將被處以極刑。

  宋美齡聘請了前美國陸軍航空隊飛行員霍布魯克當顧問。她問霍布魯克,什麼人可以在短時期內把中國空軍改造成像樣的軍種,霍馬上想到了一個長相酷似「老鷹」而又充滿剽悍之氣的老飛行員,此人便是陳納德。

  從此,陳納德開始參與中國空軍的訓練與作戰,指揮上海、南京和武漢的對日空戰。直到抗日戰爭的勝利。

  1938年春,宋美齡因健康原因辭去航委會秘書長職務,由其兄宋子文接任。但宋美齡始終對空軍的人事、採購甚至訓練和作戰都掌握大權,她一生中最喜愛的胸針就是金色與銀色的中國空軍軍徽。她的新聞稿上,總會不時出現這樣一個令她驕傲的詞句:「我的空軍!」

  宋美齡還是一位天生出色的演說家。且不說她後來轟動美國朝野的成功表演,抗戰初起,她那口流利漂亮的英語,就在各種外交場合發揮了巨大作用。

  在南京,她以中國「總播音員」的身份向全世界揭露日軍的暴行,批評西方國家對日本的縱容政策,展示中國將士英勇抵抗的決心,爭取美國朝野對中國抗戰的支持和同情。她在其中一段對美廣播中講道:「美國的朋友,祝你們早安。我只用幾分鐘的時間講這段話,是要請一切愛好自由的人們知道,中國應該立刻得到正義的援助,這是中國的權利。諸位,你們在無線電中,或許可以聽到大炮的聲音,但是這裡還有受傷者苦痛的叫喊,還有垂死
者彌留的呻吟,你們聽不到,我希望你們能想像得到。」

  她還說:「請告訴我,西方各國坐看這樣的殘殺和破壞,噤無一詞,是不是可以算作講求人道,注重品德,崇尚仁義,信仰耶穌文明的勝利徵象呢?再則,現在第一等強國,袖手旁觀,好像震懾於日本的暴力,不敢出一語相詆評,是不是可以看作國際道德、耶穌道德或所謂西方優美道德墮落的先聲呢?」如此義正辭嚴,引起國際社會的強烈反響。

  南京淪陷,宋美齡在日寇的槍林彈雨中與丈夫一起入川來到陪都重慶。她下車伊始,就應重慶婦女聯合會的邀請,到重慶新交會堂發表抗日救國動員演說。

  她的語言是那麼堅強、那麼熱烈,猶如獅吼雷鳴,擲地有聲。她憤怒地聲討日本強盜慘絕人寰的血腥大屠殺:「那裡的天空,充溢著惡魔般的暴怒,地面上噴射著火焰,飛濺著人類的鮮血。」

  「千百萬的婦女兒童在受苦受難,在無情的戰火中死裡逃生,遭屠殺遭凌辱,她們都是我們的姐妹,我們的媽媽,我們的兒女。」

  宋美齡的演講贏得了一陣又一陣的熱烈掌聲。

  不到一個星期,重慶就組織起了抗敵軍人家屬服務隊、民眾教育隊、救護隊、縫製隊和宣傳隊等5個婦女團體,並立即投入了救亡工作。

  宋美齡的講演,很有鼓動性和戰鬥性。

  宋美齡的廣播講話,蜚聲海外,國外友人親切地稱她為「國際播音員」。

  她開了中國的現場直播之先河,讓國際廣播電台的記者將麥克風放在她的身前,直接向全世界聽眾發表講話。

  她還和德國法西斯的代表對面而坐,對法西斯的強盜邏輯進行了當面抨擊。

  1939年8月8日,希特勒的密使戈寧來到重慶黃山官邸,要與蔣介石密談,蔣介石卻叫宋美齡接待,說是「凡我夫人的談話,一概就是我的談話。」

  戈寧說他是代表希特勒前來斡旋中日之戰,雙方講和的。

  宋美齡問他:「你們取得了日本方面的同意嗎?」戈寧說取得了。她問:「怎麼個和法?」戈寧說恢復到「七·七事變」之前的狀況,中日親善。

  宋美齡義正辭嚴地說:「敝國領袖蔣中正,我本人,敝國的全國政府官員、全體將軍、軍官、士兵,以及全體國民萬眾一心,誓與日本侵略者血戰到底!一定要把侵略者全部趕出中國國土!現在、將來,都絕不和侵略者——日本強盜講和!」

  戈寧尷尬地說:「你們靠什麼打贏這場戰爭?比如說武器,靠英美?不一定靠得住吧?」「在貴國,還有共產黨奪取政權的問題,你們不是同中共打過好幾年仗嗎?中日戰爭以來,中共發展迅速,你們不考慮這個心腹之患嗎?」

宋美齡說:「我們中國有句奉行了幾千年的成語——『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說的是兩弟兄在家院裡鬥得很厲害,可是外面來了強盜,弟兄立刻停止鬥毆,同心協力,去抵禦強盜。今天,日本侵略者乃一江洋大盜,要亡吾人之國家,滅吾人之種族,我中華之全體國民,包括本黨與中共,除了弘揚弟兄手足之情同心同德,共禦日寇之外,別無選擇!」

  鏗鏘的話語,擲地有聲!

  宋美齡的另一重要活動就是開展獻金救國運動,為抗戰向社會各界籌措經費。她成立了聯絡委員會,發動了4000多名婦女參加。她說:「我們要給世界各國看看,更要給敵人看看,中國婦女是多麼熱忱地愛著她們的祖國。」

  「請大家不要怕勸獻難,你們告訴有錢的太太和公務員,前方忍著饑寒的將士在拚命地作戰,如果你們在後方依然過著悠閒的生活,有錢不出錢,怎麼能希望壯丁自動入營呢?怎麼能使抗戰得到最後勝利呢?把戰士當做我們的父兄子弟,他們就會為祖國的危難獻出一切。」

  1939年三八節那一天,她組織了8個宣傳隊,預備了1000多本捐獻冊。8個宣傳隊舉著獻金筒分佈各個主要街道。同時她又組織了兩部流動獻金車,車上站著化了妝的女孩子,一路上高唱抗日救亡歌曲,沿街宣傳募捐,引起全城轟動。僅這一天時間就收到愛國獻金63萬多元。

  1940年4月,宋美齡同兩個姐姐一起,到成都開展救亡活動。

  那時由重慶到成都要兩天時間。路爛,汽車顛來簸去,蚊蟲追著人叮,苦不堪言。這3位「金枝玉葉」從未受過這樣的苦,但是她們都能忍受,還一路發表演說,展開募捐獻金活動。路過簡陽的時候,宋美齡送了一隻美國佐治亞州的努比羊給簡陽女子中學,這是一隻優良的種羊,簡陽人將其與本地的山羊雜交,培育出一種體壯肉肥繁殖快的大耳羊。

  簡陽後來成為名聞遐邇的山羊之鄉,追源究始,當推宋美齡之首功。

  她還和兩個姐姐一起發動婦女們做手絹和紙花拿到街頭去義賣,用義賣所得的錢買布做軍衣。婦女們積極響應,3天時間就做了500多條繡花手絹和 1000多朵漂亮的紙花,拿到街頭高聲叫賣:「先生們,太太們,買一條手絹,買一朵花吧,你們多捐一點錢,我們就可以多做一件軍衣,讓前線戰士英勇殺敵,把日本鬼子趕出中國去!」

  市民們紛紛解囊,爭相購買。

  看到那熱烈的愛國場面,三姐妹激動得哭了。

  在艱苦的抗戰年代,宋美齡為國家,為民族奔走呼號。她到底走了多少路?沒有人知道。她到底說了多少話?更無法統計。

  她的倩影,留在了前線,留在了大江南北;她的聲音,響在後方,響徹長城內外。

第二章 出生入死

宋美齡,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女人。

  在蔣介石身邊,家居中的她溫文爾雅,出口便是「darling(英語:親愛的)」,其賢淑之風,誰敢說她不是一個普通的中國女人?

  宋美齡畢竟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女人。

  是她,發起和領導了中國婦女的抗戰運動;是她,站在國內外的外交舞台上為中華民族的抗戰大聲疾呼,動員廣大民眾,爭取國際支持。其干雲豪情,其凜凜聲威,誰敢說她只是一個普通女人。

  抗戰時期的宋美齡是一個真正的中國人,比男子漢還男子漢的中國人!

  在硝煙瀰漫的戰場,在槍林彈雨之中,宋美齡簡直是個英雄。

  抗日戰爭時期宋美齡多次上前線,幾次差點送了命。在生死關頭,沒有絲毫怯意,只有凜凜大義。

  在淞滬抗戰期間,宋美齡執意留在南京,一直陪著蔣介石住在美齡宮,也就是南京中山陵樹木深處的一幢別墅。別墅有小屋數間,日寇飛機曾多次轟炸這裡,炸彈把距別墅僅十步之遠的另一小屋炸成平地。這是最危險的一次,宋靄齡擔心妹妹的安全,親自趕到別墅來勸宋美齡隨孔家先去武漢。對此,宋美齡婉言謝絕,堅決不走。

  桂永清軍長被蔣介石下死命令24小時內奪回蘭封縣城,手下兩個師的兵力拚死強攻,全部陣亡。桂與部下光桿師長李良榮相對無言、淚如雨下之時,頭帶鋼盔、身著軍服的宋美齡竟然出現在陣地上。

  在71軍死守河南富金山的第九天,前沿陣地戰壕裡的團長沈芝生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夫人,您……您……您怎麼來這兒啦!」軍長宋希廉聞報後要來奉陪,被宋美齡嚴令擋在了山頭指揮部。宋美齡不但帶來了最急需的武器彈藥,還帶來了蔣介石的親筆信,還有自己真情的勉勵:「你們打得好!打得日寇聞風喪膽!” 在九江萬家嶺吳奇偉的第四軍前沿陣地上,宋美齡和軍長夫人龍文娛兩位女中豪傑「軍服綁腿,步履矯健」,出沒在日寇飛機狂轟濫炸中,炸彈在頭頂呼嘯、在身邊爆炸。一次,僅差一步之遙,便可能被炸得粉身碎骨。有人勸她撤離,她說:「這是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之戰,我正該上火線。」

  淞滬會戰前線某中國守軍陣地,官兵們正在利用日軍飛機轟炸的間隙搶修工事。

  突然,一輛運輸卡車在那裡停下來,從車上走下一位婦女,她穿著卡其布的緊身衣和馬褲,上身外罩一件紋皮外褂,一頭梳理得很整齊的秀髮在腦後挽成一個髮髻。士兵們被眼前這一景象驚呆了,直愣愣地注視著眼前發生的一切。

  這位婦女就是「中國婦女慰勞總會」會長宋美齡。她代表慰勞總會到前沿陣地來向戰士們祝賀國慶節(雙十節),並給將士們帶來了慰勞總會捐送的大批慰勞品,其中包括1000件棉衣,500條軍毯和2000卷紗布,以及一些可可糖和蘋果等。

  誰也沒有想到「第一夫人」會突然出現在戰火紛飛的前沿陣地上,這令官兵們受寵若驚。指揮官恭恭敬敬地將第一夫人領到一間作為臨時總部的農舍裡,這間農舍,除了幾條長板凳,一張靠背椅和一張方桌外,別無他物。宋美齡在那張惟一有靠背的椅子上坐下,軍官們整整齊齊地坐在長條凳上。

  「夫人,您冒著這麼大的危險,把慰勞品送到這兒,我真佩服您的勇氣,我代表弟兄們感謝您的盛意。您的到來,激勵了我們為國抗戰的勇氣,我們一定英勇殺敵!」指揮官激動地說。

  就在此時,一陣陣巨大的爆炸聲在屋外響起,這間農舍被震得搖搖欲倒,似乎隨時都有塌陷的可能。宋美齡遇亂不驚,異常鎮定地說:「我們不能隨時像你們這樣到前線作戰,所以,只好做點慰勞的工作。」

  那天,宋美齡是在前線吃的午飯。飯後,她讓指揮官領著她參觀了該陣地的地下工事。

  10月12日,天剛下過一場小雨,天空並沒有放晴,依舊霧氣沉沉,宋美齡再次來到上海前線看望傷兵。她穿著一件普通襯衣和一條藍色羊毛便褲,如同一位普通婦女,在端納和一名副官的陪同下,乘坐一輛馬力很大的汽車,後面跟著一輛黑色轎車,車上坐著軍醫及警務人員。兩輛轎車,一前一後,飛馳在雨路上。

  連日的奔波,使宋美齡身體多有不適,面現倦容。副官看出了夫人身體不舒服,勸說道:「夫人,我看您臉色不好,關於前線視察的事就免了吧?」

  「工作已經安排好了,前方已通知了,你說說,我怎麼能掃了他們的興呢?」

  轎車緩緩下了公路,駛上了鄉間小路,土路泥濘,越來越不好走。坑坑窪窪的土路上還不時出現幾個大炮彈坑,車子像扭秧歌似地緩緩前行。行不多遠,就要停下來,刮去車輪上的淤泥。

  「倒霉的路!」宋美齡咒罵道。

  「夫人,過了這段路,到前面就好了。」副官指著前方的路安慰道。

  車子終於開出了泥濘路段,駛上了沙石路,在宋美齡的叮囑下,車子加快了速度。

  天有不測風雲。就在車子即將要到達下觀村的時候,一陣尖利的空襲警報震耳欲聾,似乎連同大地一起跟著顫抖。

  「小伙子,不要緊,飛機離這裡至少還有半小時的路程,我們還有足夠的準備時間,」每每到這種時候,宋美齡都顯得異常鎮靜。她安慰著司機,同時也是安慰她自己。司機加快了速度,想早點離開這是非之地,可偏偏不巧,小車又陷在路邊的一個彈坑裡,司機開足馬力,衝出彈坑後,前輪又撞到了一個土包上面。司機驚惶失措,結果失去了控制的小車,翻出了公路。車裡人從座位上被甩了出去,端納感到自己「騰」了起來,而且看到夫人和副官的身體從他眼前飛掠出去。一切來得太突然了,強大的撞擊力使司機的頭猛撞到車壁玻璃上,玻璃破碎,塗滿了鮮血。

  端納摔倒在翻倒的小車旁,大腿流血不止,他已顧不上自己的傷痛,醒來後的第一意識就是:「夫人怎麼樣了?」他忍住自己的傷痛,來到宋美齡面前,只見她躺在一個泥潭裡,失去了知覺,臉上滿是泥巴,眼睛緊閉,衣服也被撕破,臉色蒼白,一動也不動……

  端納用盡全身的力氣,把四肢癱瘓的宋美齡拉出泥潭,彎下身去靜聽她的呼吸。

  突然,端納聽見了宋美齡微弱的心跳聲,他驚喜地叫了起來,在胸口胡亂地劃十字:「上帝保佑,夫人還活著,活著!」

  在隨行軍醫的急忙搶救下,宋美齡的心率一點點加強,漸漸地甦醒過來,她微微動了動嘴唇,呻吟了一聲,望著端納。

  儘管渾身傷痛,腿部疼得抽搐,宋美齡仍然咬牙堅持,「快,把車子往前方開!」

  當晚10點,車子終於駛進了前線戰場,宋美齡忍著傷疼,站在炮車上,給一支阻擊部隊發表了生動的演說。

  「謝謝大家,謝謝大家。今天,因車子在途中出了點事故,四肢筋骨扭傷,衣服也破了,我沒能保持完美形象與大家見面,請諸位原諒!」台下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宋美齡的生動演講,多次被官兵們暴風雨般的掌聲所淹沒。

  因傷情過重,她演講無法作手勢,連嘴巴也發澀發乾,劇烈的疼痛使她好幾次險些昏厥過去。身旁的官兵不時用濕毛巾揩乾她額上滾落的汗珠,演講在繼續進行。

  「殺死鬼子!反對侵略!」

  「不願做亡國奴的中國人萬歲!」

  莊嚴的口號聲此起彼伏,驚天動地。

  此時,宋美齡也忘記了傷疼,她被官兵的正義呼聲感動了。

  演講到達高潮時,宋美齡突然把話停了下來。她當眾叫出一個少尉排長問道:「在戰場上,我問你,你是怎樣指揮你的士兵的?」

  「報告夫人,」少尉排長走出軍列,「啪」地立正敬禮後說道:「我是這樣指揮的:弟兄們,往前衝啊!」

  宋美齡笑著搖搖頭,糾正道:「你應該這樣喊:弟兄們,跟我來!」

  「弟兄們,跟我來!」「第一夫人」提出的戰鬥口號,在官兵中引起了強烈的震動,這成了殺敵的動員令。官兵們狂呼起來,口號聲震耳欲聾,有著排山倒海之勢。

  望著狂歡的人們,宋美齡突然眼冒金星,天地都旋轉起來……

  當她再次醒來時,已躺在一家醫院的病床上。

  經檢查,宋美齡的筋骨嚴重扭傷,肋骨摔斷了數根,顱骨受到了震盪。香港來的醫生為她動了手術。

  宋美齡從此落下了腰痛的毛病,每逢天氣驟變,腰部就會酸痛不已。

海外也有評論家說,宋美齡在抗戰時期扮演女中豪傑,到處奔走呼籲,是好出風頭的個性所致,是政壇作秀。但他們也不想一想,縱然虛榮心超強,哪個女人又會拿性命當玩具,去鐵血交飛的前線作秀呢?這種作秀,需要的是勇氣、膽略,乃至於生命!

第三章 力爭外援

艱苦的八年抗戰,中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犧牲。

  抗戰,需要巨額的軍費開支。

  誰能爭取美援?誰是最適合的使者?蔣介石把這一重任托咐給了夫人宋美齡。

  從小留學美國,一口流利美國英語,比美國人還地道!

  宋美齡義不容辭,宋美齡自告奮勇。

  她為自己的丈夫,不,她為了整個中華民族,坐上「美齡號」專機,再次來到異國他鄉,再次回到當年求學的美國。

  宋美齡在外交舞台上的最優秀的表現,當推1943年「征服」美國的訪問。

  1943年2月17日,宋美齡一行赴美後自海德公園搭乘火車於下午5時10分抵達華府聯合車站,車站內外萬頭攢動,擠滿歡迎人潮。白宮以國賓之禮歡迎宋美齡。

  第二天她要在眾議院發表一篇重要的演說。她必須把中國人民奮力抗戰的情況,生動地介紹給美國國會和美國人民,以喚起美國朝野對中國的同情與更進一步的支持。

  羅斯福夫人陪同宋美齡至國會,議員席和旁聽席皆滿不虛。宋美齡蓮步輕搖,向鼓掌歡迎的參議員們微笑頷首。

  宋美齡原僅計劃向眾議院發表演說,抵華府前,才接獲副總統兼參院議長華萊士之邀,要她向參議院「說幾句話」。

  宋美齡一開始即說:「余本非善於致辭之演說家,其實余並非演說家;然余亦非絕無勇氣。蓋數日前,余在海德公園時,曾參觀總統之圖書室,其中所見,其最令余發生興趣者,即玻璃窗內有一總統一篇演詞之初稿,第二次稿,直至第六次稿。昨日偶與總統提及此事,謂知名而公認為優良之演說家如閣下者,其演說草稿之次數,尚須如此之多,殊使余有以自慰。總統答稱,彼演說詞草稿有多至十二次者。惟次而論,余今日在此臨時發言,諸君
當能諒我。」

  精彩的開場白,比美國人還地道的英語造詣,獲得了全場如雷掌聲。

  她說:「余在貴國度過余身心長育之時期。余操諸君之語言,不但操諸君內心之語言,且操諸君口頭之語言。故今茲來此,亦有如見家人之感。」

  宋美齡的演講,不時被掌聲打斷。她在結語中的一句話,獲得了滿堂彩。

  她斬釘截鐵地說:「我中國人民根據五年又半之經驗,確信光明正大之甘冒失敗,較諸
卑鄙可恥之接受失敗,更為明智。」

  宋美齡的話音一落,台下立即爆出了經久不息的掌聲。一位議員說,他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場面,宋美齡差點讓他掉下眼淚。

  羅斯福總統夫人這樣稱讚宋美齡的演說:「不僅盛極一時,而且舉世無雙。」

  國會前外交委員會主席勃羅姆說:蔣夫人演說之優雅,解析世界局勢之深刻,英語之流利靈巧,不但使聽眾能解其意義,而且能同意其觀點。

  一位住在新澤西州東奧倫奇市的家庭主婦,寄了一張3塊錢的匯票和一張上海難童在火車站哭泣的剪報至白宮,要求代為轉交給宋美齡。這位美國太太說:「三塊錢匯票是我的三個女兒合送給那位在火車站哭泣的小朋友的。」

  這是宋美齡的國會演說經由收音機轉播全美,打動千千萬萬美國人心田的最佳證明。

  每天有數百封來自全美各地的信件寄至白宮,收件人是宋美齡。

  《華盛頓郵報》一位名記者寫道:「她所要的是什麼?是為了整個地球上的人類。」

  在國會演講後的第二天,宋美齡出席了美國總統為她在白宮總統橢圓形辦公室舉行的記者招待會,172名記者擠滿了辦公室,爭睹「亞洲大國第一夫人」的風采。

  會上,宋美齡坐中間,羅斯福在右,羅斯福夫人居左。

  《時代》週刊說,宋美齡有如初次登台演出的少女一樣,總統一直在抽煙,總統夫人的一隻手放在宋美齡的椅子上。狀似護衛著她。主持過數以千計記者會的羅斯福像個縱容的叔叔介紹他美麗的侄女。他說「蔣夫人是個與眾不同的特使」,他要求記者不要問難以回答的問題。

  穿著一襲黑色旗袍,胸前別了一支中國空軍軍徽的宋美齡,一開口就不同凡響。

  她說,她在中國戰場訪問過前線無數次,不知懼怕為何物,但此刻看到記者的筆不停地揮動,心裡面不知道是怕還是不怕。

  「然而,我看到你們的臉上都閃爍著笑容,我感覺到我是你們的朋友……」,記者熱烈鼓掌。

  儘管如此,美國記者們開門見山就提出一系列尖銳問題。有個記者問她,聽說中國並沒有充分運用其人力?

  臉上露出不悅之色的宋美齡,提高聲調回答說,中國在人力上已盡全力,但缺少軍火,中國不缺訓練有素的飛行員,但沒有足夠的飛機和汽油。

  一個記者馬上追問:中國如何獲得軍火?宋美齡很技巧地把難題推給羅斯福。她恭恭敬敬地轉向羅斯福說道,最好由總統來回答這個問題。

  面對多次類似場面的羅斯福馬上接腔說,要把飛機和空需品運到中國去,可說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但美國政府正全力以赴。

他說,如果他是中國政府成員,也會問:什麼時候運來中國?為什麼不多送一些?作為美國政府一分子,他將會回答:我們將以上帝所允許的速度,把物資運往中國。羅斯福說完後,臉上露出得意的表情。

一位記者立即問宋美齡,她對加速美國軍火運華一事有何建議。

  宋美齡站起來,兩眼盯著前方,然後轉向羅斯福總統,徐徐說道:「總統剛剛說過將以上帝所允許的速度把物資運往中國,但我提醒大家要記住:自助者天助之。」羅斯福聽了大笑。「老政客」羅斯福知道記者會如果繼續開下去,宋美齡的風頭會比他還健,於是宣佈散會。

  記者會上,宋美齡有問必答,揮灑自如。專欄作家克萊伯大呼過癮,他說,也許有一天要讓影星海倫·海絲來演這個角色,不過,她演得再好也比不上真實生活中的宋美齡。

  有個記者還說:「宋美齡筆鋒勝過刀鋒,而她的辭鋒更勝於筆鋒。」

  當日晚上,宋美齡一行坐火車離開華府,展開她的忙碌而緊湊的「征服美國」演說行程。宋美齡的火車在半夜經過猶他州一個小鎮,全鎮居民在車站守候通宵,希望能一睹宋美齡的風采。

  火車緊急停車後,宋美齡仍在睡覺。急忙中,一個女傭打扮成宋美齡的樣子,穿著她的披肩,走到月台上,頻頻向群眾頷首微笑。這位完全不懂英語的女傭平時看多了女主人的神態,再經過一番指點,鄉下人都以為她就是宋美齡,一直叫道:「就是她!就是她!」

  在隨後的幾個月中,宋美齡遍訪許多州,進行演講,並獲得極大成功。

  《時代》週刊老闆亨利·盧斯還專門成立了「紐約公民歡迎蔣夫人籌備委員會」。紐約州有270位名流參加。

  美國東部9個州的州長專門拜會了宋美齡。2萬多紐約市民在麥迪遜花園舉行盛大歡迎會。

  宋美齡還在好萊塢露天大會場向3萬名聽眾發表了來美後的第三次重要演說,會見了200多位支持中國抗日的影劇界人士。

  為中國人所熟知的大牌影星如勞勃·泰勒、賈利·古柏、英格麗·褒曼、凱瑟琳·赫本、亨利·方達、麗泰·海華絲、秀蘭·鄧波兒等全都慕名來聽她的演講。

  宋美齡對好萊塢電影的熟稔,不但使影星們驚喜,亦使影劇記者大為佩服。影星們均踴躍捐巨款。呼籲支持中國抗戰。

  美國媒體對宋美齡和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作了大量報道。在輿論的壓力和影響下,美國政府一再明確表示,要加快對中國的援助。與此同時民間捐助也急劇增加。

  宋美齡此次訪美,可謂無限風光,在美國掀起了前所未有的轟動。

  中國人民的浴血苦戰,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線的認同。

  宋美齡勇赴國難,不僅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線的認同,而且贏得了全世界的高度評價和讚賞。

  1943年7月,宋美齡陪同蔣介石參加英、美、中三方首腦高峰會晤的開羅會議。開羅會議全是男人們的天下,惟獨宋美齡「母儀開羅」,與蔣介石、羅斯福、丘吉爾平起平坐,三巨頭高峰會變成四巨頭會議。有人說她的穿著、談吐和舉止是會場附近的金字塔和人面獅身像以外的最生動、最鮮活的形象。中國代表團重要成員雖皆能操英語,但宋美齡嫌他們「無法轉述委員長思想的全部意義」,常親自重譯蔣的聲明和對方的談話。

  蔣介石在會議最後一天的日記中寫道:「今日夫人自11時往訪羅斯福總統商談經濟問題以後,直至霍氏(霍普金斯)離去,在此10小時間幾無一息之暇,且時時皆聚精會神,未能有一語之鬆弛,故至10時已疲乏不堪,從未見其有如此情狀也。」

  丘吉爾在回憶錄中提及他和蔣夫人曾有頗為愉快的對話,「可看出她是一個非常特殊亦極有魅力的人」。

  丘吉爾對蔣夫人說,上次在美國未能晤面,實感遺憾。原來宋美齡於1943年上半年訪美時,適值丘吉爾亦赴美訪問。有一天羅斯福總統對丘吉爾說:「我想介紹你見蔣夫人,她是一位漂亮的女人。」羅斯福立即打電話給蔣夫人,邀她第二天到白宮來與丘吉爾一道午餐,但宋美齡拒絕了。她說,丘吉爾要先打電話請她,她才會答應,這頓午飯終於沒有吃成。

  在開羅會議上,她的美麗、溫和、機智和談吐風趣給倨傲的丘吉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承認宋美齡是他最欣賞的少數女性之一。這個評價不可謂不高。

  《開羅宣言》使中國取得了四強之一的國際地位,為後來中國在聯合國取得常任理事國資格鋪平了道路。應該說,這是中華民族的外交勝利,也是宋美齡的外交勝利。@(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為宋美嶺闢謠
為宋美嶺闢謠 人氣 10
蘇信文:永遠不能放棄的天賦人權——自由
鄭濤:世界人民的呼聲——END CCP
【網海拾貝】誰是導致台灣兵凶戰危的最大禍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