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柱產業臨恐怖威脅 印經濟發展恐遇阻力

標籤: ,

【大紀元1月5日訊】(亞洲時報 Siddharth Srivastava撰文) 有跡象顯示,印度的經濟發展前沿已經成為國際恐怖主義襲擊的新目標。1月2日,印度警方成功地阻止巴基斯坦激進組織「穆罕默德大軍」(Jaish-e-Mohammed)企圖在位於印度南部海德拉巴邦(Hyderabad)的信息產業研發中心發動炸彈襲擊的陰謀。

這次自殺式炸彈襲擊以引領軟體製造以及專案外包行業發展趨勢的安德拉邦(Andhra Pradesh)和卡納塔克邦(Karnataka)為主要目標。在行動中警方共查獲14公斤炸藥,並聲稱被捕的兩名恐怖分子企圖襲擊當地的警察局、最高員警長官的辦公室還有信息科技產業大廈等。上星期,印度警方還與恐怖分子在素有「印度矽谷」之稱、位於班加羅爾(Bangalore)的印度科學學院(Indian Institute of Science)內發生了激烈的槍戰。其中一位著名的教授不幸遇害,另有多人受傷。

2005 年12月28日,數名恐怖主義分子駕車闖進保安措施嚴密的印度科學學院,遂後向一群正在參加科學研討會的印度科學家開槍。襲擊者所使用的武器包括自動步槍和手榴彈,這說明他們訓練有素,蓄謀已久。事後,印度警方懷疑是巴基斯坦激進組織「虔誠軍」(Lashkar-e-Toiba)所為。

不少分析和情報指出,印度科技及經濟中心有可能成為恐怖主義分子的攻擊目標。而冬季則是發動這類襲擊的最佳時機,因為白雪皚皚的喀什米爾地區將使得恐怖活動無所遁形,因此恐怖分子只能轉移戰場。

軟體研發中心是印度經濟騰飛的國際性象徵,因此針對軟體行業的恐怖襲擊有可能造成海外投資者和跨國公司的恐慌,進而拖慢印度經濟快速發展的步伐。破壞經濟和文化穩定正是國際恐怖組織為給人類造成最大傷害以及傳播恐怖信號的有效途徑。自2001年的「911」事件以來,經濟恐怖活動已經成為了「阿爾蓋達」 (al-Qaeda)先後在非洲肯雅(Kenya)、印尼峇裡島(Bali)、非洲摩洛哥(Morocco)、土耳其和埃及發動襲擊的新標誌。

2005年10月,印度首都新德里遭受了空前的連環炸彈襲擊,共造成62人死亡及30人嚴重受傷。10月正值印度傳統的「排燈」佳節,因此案發時許多當地人正在逛集市,毫無防備。

繼印度科學學院遇襲之後,印度全國軟體和服務公司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ftware and Service Companies)為安撫民心發表聲明說:「印度信息科技產業已經採取了許多保安措施。這些事件表明我們有必要重新檢查並升級這些措施。印度全國軟體和服務公司協會以及信息科技產業將與警方和政府部門密切合作,加強保安措施,為信息科技行業構建更為安全的工作環境。」

印度國內某大報發表評論說,「印度正面臨一個新的形勢——信息科技產業的成功以及隨之而來的經濟騰飛已經引起了某些人的忌妒,他們將會對印度成功的標誌發起進攻。在這場剛起步的反現代化運動中,在印度科學學院參加研討會的科學家也是攻擊的目標之一。」

除了海德拉巴邦和清奈市(Chennai),班加羅爾也被認為是恐怖主義襲擊的主要對象。位於印度南部的班加羅爾是卡納塔卡邦首府,人口約650萬。這座花園城市擁有1500家科技企業和專案外包公司,包括因特爾(Intel)、摩托羅拉(Motorola)和國際商用機器(IBM)等跨國巨頭。印度軟體業及外包行業的總產值估計為250億美元,而班加羅爾就佔了其中的1/3,更為超過100萬人創造了就業機會。不少國防、航太及科學研究機構也坐落於此。

4 年前印度內政部(Ministry of Home Affairs)就警告說,班加羅爾將成為恐怖活動的主要目標,因為印度國防研究發展局(Defens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等重要機構設立在這裏。2004年底,印度警方曾挫敗一個攻擊班加羅爾軟體中心的陰謀。

部分觀察學者認為,巴基斯坦之所以能夠發展信息科技產業以及對印度進行恐怖襲擊離不開中國的幫助。多年來,中巴雙方一直保持著密切聯繫包括軍事合作。由於美國認定印度是亞洲地區唯一能夠與中國力量相抗衡的國家,因此一些分析家認為北京當局在必要的時候將與巴基斯坦政府攜手遏制印度。在千變萬化的國際形勢下,經濟實力與軍事實力同等重要,都是發展關係和建立聯盟的籌碼。

然而印度國家安全部門的主流意見卻認為,巴基斯坦政府的高層包括總統穆沙拉夫(Pervez Musharraf)是支持印巴和平的,甚至目前仍是這樣。而那些一直期望從印巴戰爭中撈取好處的中低層官員才是印度的最大威脅。而這個問題只能通過印度自行解決。

印度官方的報告還稱,巴基斯坦並不是恐怖主義組織向印度南部發動攻擊的唯一跳板。孟加拉也被視為一個重要的基地,「穆罕默德大軍」和「虔誠軍」等組織在該國的活動也非常活躍,而且與沙烏地阿拉伯具有更直接的聯繫。

印度國防部2005年發表的報告稱,孟加拉已經取代巴基斯坦和中國成為印度最需要提防的國家。

報告還稱,美國的「反恐戰爭」主要集中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地區。雖然印度一再警告說孟加拉將成為恐怖分子的藏身之所,但美國卻不以為然,因此為激進組織襲擊印度創造了機會。

此外,毗鄰印度的緬甸軍閥政權向來對國際恐怖組織的打擊力度較弱,而且執法不嚴,因此使得印度的周邊反恐形勢更加惡劣。

巴基斯坦激進組織「虔誠軍」對印度進行空襲早有前科,該組織的頭目交遊甚廣,而且對電腦及高科技十分精通,因此很難跟蹤。2001年12月13日印度國會大廈遭恐怖分子襲擊,隨後印度指責巴基斯坦幕後操縱襲擊事件,雙方各自向喀什米爾地區調集重兵,邊境地區一度呈戰爭一觸即發之勢。2002年9月,印度古吉拉突邦(Gujarat)的阿克薩達姆(Akshardham)神廟突然遭到恐怖襲擊,造成37名印度教徒死亡及80人受傷。新德里認為「虔誠軍」應當為這起襲擊負責。這次事件被認為是為在同年的種族騷亂中遇害的2000多名穆斯林教徒而進行的復仇行動。

「虔誠軍」還將「文化大使」列為襲擊對象。據報告稱,新西蘭藉的國際影星羅素•克勞(Russell Crowe)、印度板球傳奇球手薩辛•泰杜爾卡(Sachin Tendulkar)等正面臨該組織的威脅。(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以色列飛彈殺死三名巴勒斯坦聖戰組織成員
國會撥款縮減美審議城市反恐資金
美國國土安全部重新規劃對各地區維安補助款
台老翁腸中風  切腸挽回性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