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宇光以同步輻射發展對比強烈X光顯微術

人氣 9
標籤:

【大紀元1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九日電)科學界早在20餘年前即利用同步輻射的技術來造影,但一直未能成功,不過,台灣中央研究院物理所研究員胡宇光卻利用同步輻射的高準直性,以簡易的光學設計,發展出對比強烈的X光顯微術,速度和解析度均比現行醫院所用設備大幅增強,可以即時擷取血管影像以及在很小的組織進行斷層掃描。

傳統X光的解析度不是很好,而且有時軟組織的變化不易察覺,必需透過病理切片才能發現,若能及時以3D影像監測,甚至能看到組織更細微的變化,更能及早發現病灶,及早治療。

胡宇光表示,他是利用同步輻射的高準直性,配以簡易的光學設計,發展出對比強烈的X光顯微術,以應用於材料及生物醫學的造影及結構顯微分析。這項研究跳脫以往添加顯像劑增加顯像解析度的巢臼,以直射的同步輻射平行白光照射物體,可用的光子數目較以往X光顯微術增加2到3個數量級。

胡宇光指出,這項技術不需複雜的光學元件即可直接快速成像,並利用物體邊緣折射效率的不同,大幅增加物體結構成像的對比度,是一種極有效率的X光顯微技術,同時可觀測材料細微顆粒的影像,亦可以小於1微米 (um)的解析度,即時擷取血管影像,為X光顯微術研究上的重要突破,應用層面廣泛。

胡宇光說,已和馬偕醫院合作,對骨頭的成長會有新的了解,也做了心血管研究,可在很小的組織範圍進行斷層掃描,還可以看看造成心血管阻塞的物體,甚至觀察腫瘤成長的狀況,這對提升台灣未來材料、基礎生醫、臨床醫學造影等科技的自主能力助益良多。

由於這是利用同步輻射技術進行的X光顯微術,但一般醫院並沒有同步輻射設備,雖然可以和一般醫院合作,但難免要犧牲一些解析度和速度,胡宇光認為,約5到10年後將普及於一般醫院。

相關新聞
國家度量衡標準實驗室研發奈米計量標準
諾貝爾頒獎典禮 文學獎得主品特因病缺席
地震在衣索比亞沙漠造出新海洋
組圖:2005年諾貝爾獎頒獎典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