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北卡洛麗慈濟志工精進日

人氣 16
標籤:

【大紀元10月1日訊】炎炎夏日,一個晴空萬里的星期六早晨,當車子漸漸進入到一條鄉間小路時,彷彿月曆中的鄉村田園景觀在眼前呈現– 藍色的天空點綴著幾朵白雲,一大片翠綠整齊的草地裝飾出溫馨的房舍,不時還有蟲鳴鳥叫聲,以及滿庭的嫩草香。
  
我們的研習場所就在大車庫裡。體貼的主人,安裝了冷氣和照明設備,感恩美鳳師姐和他們家師兄王熊山先生提供這麼舒適的地方,其舒適的程度並不亞於花錢租場地。

不知何時,空地上的車子漸漸多了起來,還有陣陣的撲鼻香,感恩香積組組長傅女麗珠師姐的用心和劉美鳳師姐與陳色嬌師姐的親手布施— 從準備早齋到午後便當,還有下午的點心。

九點過後,從夏洛特來的22位志工陸續到達,其中兩位是年初時,吳孟宜師姐邀楊典宏師兄傅女麗珠師姐和我們家師兄楊誠,前去為一位素不相識往生長者助念的女兒和女婿。感恩夏洛特聯絡人黃鵬宇師兄和吳孟宜師姐的共襄盛舉 。
  
在志工們紛紛報到簽名,用完早齋之後,課程隨即展開,早上的課程,雖然稍顯枯燥,但是身為慈濟人,就如同我們培訓組組長楊典宏師兄上台報告時所言的,願意進來慈濟大家庭的人,不論宗教信仰為何,一定是大善根具足的人,才願意來此付出,彼此學習,共同成長。所以希望每一位慈濟人,不論您對正信的佛教已瞭解或不瞭解,都能在每一次的志工精進日得到提醒,當您穿上慈濟制服時,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行如風,立如松,坐如鐘,臥如弓,表現得宜,這也是為甚麼志工精進日,那麼的重要 。
  
感恩培訓組組長楊典宏師兄的用心良苦;場地的選擇—王熊山先生和劉美鳳師姐的布施; 文宣的準備 — 12張紙,外加一份簡單米色卡紙,印有88條的靜思語錄; 師資的邀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聯絡處的前任負責人慈滔師姐和前任志工隊長慈易師姐,與專長於影視人文的濟琪師兄; 影片的挑選—今年適逢慈濟40週年,在觀看「 回首當年」 的錄影帶時,是希望我們能夠時時感恩當年上人與許許多多資深委員們,早期時蓽路藍縷,為佛教、為眾生、為慈濟志業的奔波辛勞,才有40年後,四大志業、八大腳印的慈濟志業! 不知不覺地,上午的課程就在午齋開始後告一段落 。   

下午的課程,楊典宏師兄把精華的部份安排在最後,也是在考驗我們的耐心。爾時年輕活潑的吳孟宜師姐不時串場,展現慈青的功夫,在兩三分鐘又唱又跳的帶動唱之後,讓人笑顏逐開,精神抖擻。畢竟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希望藉由亞特蘭大師兄姐們,在慈濟豐富的閱歷,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

去年由慈易師姐偶遇的個案關懷,由濟琪師兄攝影,製作成DVD,影片中的主角是一位華裔的大學女生,在發生車禍之後,幾乎成為植物人,於動過大大小小手術之後,待她睜開眼睛時,赫然發現自己全身動彈不得,連頭都架著架子,真是生不如死 !看著影片中昔日花樣年華的少女,如今躺在病床上,剃著光頭,頂個架子,身上多處插著管子,只見她淚流如雨,竟使性子不肯配合醫療復健。

強烈對比下,看著影片中神情憂慮的母親,專注地捧著臉盆為女兒洗髮、擦澡、餵食、拍背、按摩手腳。宛如時光倒流似的,看見母親呵護襁褓中的孩子,是那麼的專注,無微不至。此時此刻,腦中浮現「父母恩重難報經」裡的情節,不禁感動落淚,爾時現場也有不少人拭淚。

觀看影片之後,慈易師姐講述「慈濟就是奇蹟」,慈易師姐以比較輕鬆幽默的說詞,與我們分享個案關懷期間的點點滴滴,以及一些對於當事人應該注意的事項,甚至還反觀自性,提出自己疏忽的地方。慈易師姐每個週末開車來回6個小時,往返於田納西州和亞特蘭大,經過半年的時間,與師兄姐們的努力用心,才能圓滿故事的結果。
  
最後慈易師姐強調,雖然這是一個過程令人悲傷的故事,但是故事的結果是圓滿的。
  
可是並不是每一次的個案關懷結果都能圓滿﹔也有可能是不圓滿 — 故事中的主角往生; 也有可能是失敗的 — 不了了之。只要盡力而為,不論結果是甚麼,一定會有收穫。
  
接著濟琪師兄講述「如何記錄慈濟大藏經」,濟琪師兄分享了許多專業攝影上的技巧,以及參與個案關懷時,應該抱持的態度。依濟琪師兄的專業,顯然與他的年齡不成正比。

最後由慈滔師姐講述「人生的禮物」,慈滔師姐以自己現身說法,告訴我們三年前當她發現自己得了胃癌第三期之後,從驚訝、害怕、接受事實、到現在的定期追蹤檢查,這中間的心歷路程,以及鮮少人知的家庭劇變。如何地掙扎、調整、從中學習,一路走來,如今能夠站在這裡與我們侃侃而談。
  
慈滔師姐淚光閃爍地回憶,住在精舍調養和在花蓮慈院接受治療時,是她體悟上人的法最多的時候。所以到現在她還在感恩,感恩一場大病過後,能夠重新調整自己的人生方向。有些人能輕易應付生命中的最大考驗,有些人卻連最小的挫敗也認為是生死相關的大事,慈滔師姐實在是一位勇者。
  
回憶起與慈滔師姐和慈易師姐的結緣,是當我們住在亞特蘭大時,參加印順導師的學佛三要研習營。當時慈滔師姐是負責人,慈易師姐是志工隊長。對慈易師姐特別投緣是因為她總是特別體貼關心別人,適時默默地傾聽別人的牢騷,遇到人我是非時,個性簡易單純的特質便展露無遺。

而關於慈滔師姐最令我感動的事,是在一次的街頭募款活動中,有機緣與她站在一起,當時不論是捐款的人,還是質疑的人,或者是說風涼話的人,慈滔師姐總是彎腰鞠躬,說著感恩,二個小時站下來,一直是腰桿挺直,面帶笑容。至今這一幕慈濟負責人的特質,深印我心,我們何其有幸,能夠遇上如此的善知識 ! 沒想到幾年之後,我們還有緣在北卡相聚,感恩楊典宏師兄。

慈濟在團體共行、共修中,有相互鼓勵,陪伴的力量,是一種體現生命價值的人文,是現代智者文明,上人的法語是導引我們人生的方向,答案在實踐中就會恍然明白。期望今天的志工精進日,能夠培養日後許許多多的慈滔師姐、 慈易師姐 !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北卡洛麗市旱情持續嚴峻
亞特蘭大台灣商會網路安全及防詐騙講座
達美股東要求公司停止干涉工會組建
最高法駁回阿拉巴馬死囚重判請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