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業開發及旅遊熱潮威脅生態

【大紀元10月10日訊】(美國之音記者:田野2006年10月10日華盛頓報導)中國許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存在違規開發活動,危及當地的生態環境。有學者指出,中國應當尋求在自然保護區的開發和保護之間保持某種平衡,另外,也有學者提出了中國全國集中休假的弊端。

*自然保護區違規開發*

中國的自然保護區是指對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的集中分佈區、有特殊意義的自然遺蹟等所在的陸地、陸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劃出一定的面積,予以保護和管理。

但是據中國有關部門透露,中國226個國家級保護區中,有83個存在違規開發活動,例如從商業需要出發,修建道路、索道、旅館、停車場、歌舞廳和人文景觀等等,威脅當地的生態安全。

*污染問題*

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指出,在生態旅遊自然保護區中,44%存在垃圾公害,12%出現水污染,11%有噪音污染,3%有空氣污染,22%的自然保護區由於開展生態旅遊而造成保護對像受損害,11%出現旅遊資源退化。

英國商會的宏觀經濟學者吳克鋼博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談到,許多自然保護區具有相當的經濟價值,在開發與保護之間需要保持一種平衡。

吳克鋼說:“自然保護區不可能絕對採取全封閉的管理形式,很多自然保護區同時也是旅遊區,很多自然保護區同時有其經濟利用價值,所以有一個保護跟開發的平衡問題。”

*自然景區似歷經浩劫*

中國的十一假期剛剛過去,中國國家統計局和國家旅遊局的統計數字顯示,今年十一黃金週期間,全國共接待旅遊者1億1千1百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10.5%,旅遊收入463億元,同比增長16.6%。

從經濟角度來看,這對地方財政和相關部門無疑是一筆可貴的財富,但不少本應備受保護的自然景區,卻像是經歷了一場浩劫。

中國有學者指出,由於旅遊者驟增,突破景區的承載能力,可能產生對旅遊資源、生態環境、景區設施的破壞性影響。這也是不少人對中國近年來這種集中式的長假提出疑問的一個重要原因。

*非政府組織能起推動作用*

宏觀經濟學者的吳克鋼博士談到,中國有越來越多的非政府組織開始把注意力放在對自然資源的保護方面,這會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吳克鋼說:“現在中國非政府機構、民間機構越來越多,環保意識也越來越強,有許多自發性的保護環境的計劃,也有很多企業參加的計劃,我想大家都應該能出一份力。”

*保護環境與國際接軌*

吳克鋼博士說,近來中國在保護和開發自然保護區方面和其他國家的交流不斷增加,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相關技術。另外,中國為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在保護環境方面也必須同國際接軌。

吳克鋼說:“中國在申報很多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自然遺產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從某種程度上講,這都是和國際接軌的作法,因為你要申報自然遺產,就必須符合教科文組織的規定。”

不過吳克鋼博士認為,在自然保護區的開發和保護方面,西方國家有許多成功的經驗,但是中國和西方不能在一個參照繫上比較,因為一方面中國現在正在經歷快速的經濟發展,另外一方面就是中國的人口密度大,所以要按照中國的具體情況評估自然保護的工作。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小妙招】改變做菜順序五步驟
面對數位 地球哭了
綠色學校不是綠化學校
草原,如何留住這片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