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看好台灣經濟前景 外資積極物色併購對象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錢怡台北十二日電)看好台灣經濟成長可望超越亞洲其他國家,外資利用併購方式跨足台灣產業,近期更紛紛計畫入主本地銀行,摩根士丹利亞太區併購業務主管金愷表示,未來還將有外資銀行併購本地銀行,麥格理投資銀行執行長渥維克史密斯表示,外資也看好科技以及製造業,積極物色具有投資價值的企業。

2006年國際招商會議今天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上午由金愷 (Edward K. King)以及渥維克史密斯(Hon. Warwick L. Smith)以「擴大事業版圖之策略投資規劃」為題發表演講。

金愷以台灣銀行產業為例,外資看好台灣內需市場前景,收購台灣銀行,不僅擴大外商銀行在亞洲的規模,也讓本地銀行接觸國際級管理水準,例如渣打銀行日前收購竹商銀,就讓渣打銀行成為亞洲第四大的銀行,並且讓竹商銀走向國際化。他表示,未來還會有其他外資銀行收購本地銀行,例如匯豐銀行、花旗銀行都對台灣銀行相當感興趣。

渥維克史密斯表示,台灣外匯存底位居全球第三名,去年第四季出口旺盛,抵銷內需市場較疲弱表現,估計今年出口維持強勁,內需市場也將提升,麥格理證券更估計台灣2006年以及2007年GDP都將超過4%,這些都是外資對台灣經濟有信心的原因。

在產業方面,渥維克史密斯舉澳洲麥格理集團日前以新台幣135億元收購台灣寬頻為例,他說,台灣有些科技業、製造業具有高進入門檻、在市場上也佔有重要地位,吸引長線考量的資金進駐,此外,政府制定具有競爭力的政策,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他也認為台灣的奈米以及生技產業具有投資吸引力。

在合併的考量以及優勢方面,金愷表示,企業合併後具有產能擴大、經濟規模的優勢,產品線也能擴大,並達到成本降低的縱效,他舉國泰航空收購港龍航空為例,不僅有助於國泰擴大往來中國北京、上海以及香港的市場,航班調度上也更加靈活。

金愷認為,一樁好的併購交易應該具有策略性、價格也應該合理,並且考量到合併綜效,如果執行上發現錯誤,要能立即將損害降至最低,在企業合併的內部方面,應該力求整合,現在看倒台灣許多廠商去併構美國以及歐洲的國家,發生文化上整合的問題,就是因為對當地文化、雙方企業背景不夠了解,此外,企業應該重視擁有技術員工以及智慧財產權。

在產業合併的外部因素上,渥維克史密斯表示,選擇收購一家企業時,還必須考慮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政府對產業合併的態度,資金在當地投資的風險,再配合雙方企業謹慎的評估,才能使企業合併收到最大的效益。

評論